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

ID:12573584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_第1页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_第2页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_第3页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_第4页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特大桥水中承台混凝土套箱围堰施工摘要:以涪丰石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为例,重点介绍采用混凝土套箱围堰方法施工水中承台的技术特点。关键词:水中;承台;套箱围堰;施工;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8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路线起于规划沿江高速与涪南高速交叉点处、经龙桥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清溪镇、南沱镇、止于丰都县湛谱镇,与丰都至石柱高速公路相接。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补充,也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三环十射三联线”骨架公路网中的“十射”的组成部分,是重庆市、贵州北部、四川南部地区通往长三

2、角地区最快捷的公路运输通道,也是沪渝通道内最后建设的一段高速公路。本项目的建设是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对提升重庆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重庆市建设统筹城乡的工作,对增强重庆主城区对三峡库区地区的经济辐射,使重庆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江特大桥桥址横跨乌江,乌江东西两岸均有原有路通往路线附近,西岸便道需拓宽,东岸便道穿居民区,道路宽度2米,无法拓宽,局部段落需改线。本大桥跨G319、乌江,并在乌江西岸设乌江互通立交连接国道G319。本桥梁主墩承台为整体式承台,全桥

3、合计2座;过渡墩承台为左右幅分离式承台,全桥合计4座;引桥桥台4座,左右幅分离式承台6。1.2地质和水文情况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冷而少雨,夏热而多伏旱,春早冷暖多变,秋凉多绵雨。根据涪陵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15日),最低气温-2.2℃,多年平均日照1333.3h。该区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79.40mm,最大日降雨量184.4mm(2007年7月18日),历年平均降雨量1047.6mm,降雨量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且多暴雨。全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主题气候

4、明显。热量丰富,但地区差异大;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光照少、云雾多、无霜期长。8路线走廊带河流为长江及其支流,长江在涪陵区境内与长寿县交界的黄草峡入境,由西向东经石沱镇、镇安镇、蔺市镇、北拱、李渡镇、涪陵城、清溪镇、南沱镇、永安、百汇、珍溪镇、龙驹场至马颈子出境。涪陵段河道长77km,清溪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15806m³/s。据观测资料,长江最大流量51300m3/s,最小流量2400m³/s,长江洪水期集中于5~8月,最高洪水位166.6m(1870年),最低水位135.8m(1107年),最大水位变幅达30.8m。三峡涨水最高水位为

5、175m,二分部结构物标高均高于此标高且无结构物处于长江或其支流位置,不受三峡涨水位影响,其中5座桥落在V型山谷沟底,在雨季施工时受山洪爆发影响。沿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为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四川盆地东部,属于川东弧形构造带的组成部分;线路区走廊带内构造行迹以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为主。线路所通过处由箐山背斜、丰盛场向斜组成忠县背斜、忠县-丰都向斜及方斗山背斜组成。路线通过区域崩塌、滑坡发育,局部出现断层、破碎带等不利施工地质情况,地下水丰富。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为粉质粘土,碎石土,砂岩,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页岩,钙质砂岩化粉砂岩夹薄层砂岩8项目位于

6、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东北部、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属盆岭相间低山丘陵、深切沟谷地貌,地形、地貌严重受地质构造控制,为一系列的北北东-北东向背斜山系、与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地组成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300-500m,林木苍郁,水源丰富;沟谷标高一般为150-250m,设计带西段北东向背斜山岭和南北向背斜混生,构成菱形网格山脉;东段沟谷纵横,受地壳抬升影响,形成深大沟谷,沟壁陡峭,成锯齿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本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由于地壳上升、隆起作用,使地面出现大量的张性

7、断层和深切沟谷,形成目前的地貌单元特征;隧址区历史上的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属地块相对稳定区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本项目按Ⅶ度设防。2、混凝土套箱围堰可行性分析传统的水中围堰一般采用钢板桩、单壁钢套箱,浅水或者岸边一般采用筑或者沙袋围堰的情况,由于前者需要周转使用,不便于本项目单一施工,后者施工虽然简便经济,但是由于本项目套箱并不是单一挡水,由于桩基过长且透水,在套箱施工好后,还便于底部及桩基的防水措施,综合考虑混凝土套箱施工周

8、期短,不影响其他工作,经专家分析论证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