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

ID:12579010

大小:1.4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_第1页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_第2页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_第3页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_第4页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身形式漫谈2:承载式车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承载式车身(Monocoque)承载式车身(一体式车架)在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出现,所谓的一体式车架,就是车体结构由折叠的槽化钢梁和压制的板金件焊接结合为一个整体刚性的车壳,钣金件也一同承载车体结构负荷。目前的轿车和城市SUV都是采用这种车身结构,只有商用车和少数硬派越野车还在使用梯形车架。    说白了,承载式车身就是整个车身为一体,悬挂直接联在车身上。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

2、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比如轿车几乎都采用承载式车身,你打开发动机盖,就会发现前悬挂联在了前翼子板内侧的车身上。这样的车身优势是:公路行驶非常平稳,整个车身为一体,固有频率震动低,噪音小,整体式车身比较安全。缺点就是底盘强度远不如大梁结构的车身,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另外,另外制造成本较非承载式车身高。一体式车架本来就比梯形车架在重量方面大大下降,并由于越来越厉害的能源危机和越来越严格的排放定,汽车的重量一直是设计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以一体式车架也越做越轻,而在车架重量越来越低的同时,其刚性却在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得益

3、于车架结构的设计越来越合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强度钢材的应用。同为钢材,强度却有高低之分,同样是钢材,但含碳的成分,合金的成分或者制造、热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其承载负荷强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强度低合金钢(Medium-strengthlow-alloysteel MSLA)在熔化过程中加入了磷和锰合金成分,常被用作车体的外壳;而高强度低合金钢(High-strengthlow-alloysteel HSLA)则掺入了稀有金属钛和铌,强度可以达到中强度低合金钢的两倍,另外,加工的方式不同也会导致钢材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强度的变化,比如以高水压压制的钢

4、材在强度上就要优于高重量压模机压制的钢材。不过不管是什么钢材,其主要成分还是铁,强度可以增加几倍,但密度却是基本相同,只要体积相同,重量也基本相同,所以采用高强度的钢料,即使更细、更薄的结构也能达到相同的强度,这样也可以减低一些重量。还有的方法就是使用铝制的一体式车架,可以大大减低车架的重量,如奥迪的ASF等,但铝的焊接难度相对比较大,制作成本较高【摄影器材】其它相机未知第1幅BMW5Series2004车架第2幅BMWM62005车架第3幅FordMustang2005车架第4幅FordThunderbird2002车架第5幅LincolnMKX

5、2007车架第6幅LincolnMKZAWD2007车架第7幅Maybach622002车架第8幅Mercedes-BenzE320EstateAvantgarde2003车架后部受力情况第9幅Mercedes-BenzR5002006车架正面受力情况第10幅Mercedes-BenzML5002006车体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