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

ID:12583990

大小:2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_第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_第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_第3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_第4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污水主要分哪几类?城市污水的排放为什么会使水环境恶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城市污水排放所产生的危害: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放水体后由于有机物的分解需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鱼虾死亡,水体发臭,使水体失去原来的平衡净化能力,使水体恶化2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包括哪三大类?每大类各有哪些指标?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化学指标:无机物包括酸碱度,氮,磷,无机盐及重金属;有机物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指数,大肠菌群总数,病毒及细菌总数3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类及

2、相互间的转化及关系如何?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生活污水的BOD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行?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有机氮不稳定容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其他三种。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氮,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再分解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生活污水的BOD与氨化过程相匹配。氨化与硝化不是同时进行,一般在碳化阶段5到10天才产生一定数量的硝化菌4简述BOD,COD,TOD,TOC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分哪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这两阶段与BOD的关系?BOD:在水温20度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

3、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C,H,O,N,P等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消耗的氧量。TOC:在900度高温下,将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并折算成含碳量。TOD>COD>BOD>TOC。可生物降解的过程: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在异氧菌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成氨气,第二阶段:硝化阶段,在自养菌的作用下,氨气被氧化成亚硝酸根离子和水,再在自养菌的作用下亚硝酸根离子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两个过程都能释放出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碳化过程与BOD有关。5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4、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发生改变,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6水体的热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水体的饱和溶解氧与水体的温度成反比,水体的温度升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的亏氧量也随之减少,故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变慢,此外,由于水温升高,水生生物的好氧速率加快,加速水体溶解氧的消耗,造成鱼类和水体生物的窒息死亡,使水质迅速恶化。导致水体化学反应加快可引发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臭味加剧。使水体的细菌繁殖加快。加速藻类的繁殖。7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富营

5、养化导致水体藻类大量疯长,隔绝水面与大气之间的富氧,加上藻类自身死亡和腐化,消耗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迅速降低。藻类堵塞鱼鳃和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死亡的藻类和鱼类不断沉积于水体底部,逐渐淤积,最终使水体演变为沼泽和旱地。形成原因主要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8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过程按机理可分为哪三大类?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貌。水体自净的三大机理: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生物净化作用。9河流水体的主要自净机理是什么?氧垂曲线主要描述什么作用与过程?河流水体的主要自净机理是:生物化学作

6、用。氧垂曲线主要描述需氧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发生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溶解氧。在受污染的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制约着水体溶解氧变化的过程。10污水处理按处理原理和处理程度是如何分类的?污水处理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法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11沉淀法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有哪四种用法?沉淀池按结构形式主要分哪几种?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四种用法:a用于废水的预处理b用于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c用于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d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沉淀池按结构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板沉淀池等。12简述沉淀池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各自特点a

7、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b絮凝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其尺寸和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沉速也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拥挤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较大时,在下沉过程中将彼此干扰,在清水河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并逐渐向下移动。d压缩沉淀:颗粒间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13简述理想沉淀池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a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上,亦即沉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