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ID:12604089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_第1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_第2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_第3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_第4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摘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近年来的共同追求.笔者依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总结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即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常用手段;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巩固延伸.【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

2、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综合自身素质和学生特点,创设有效的情境,设计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形成有效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一、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3、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数学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开发者.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宗旨,打破固有的授课思路,

4、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级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大胆对教材进行删繁就简的“再加工”,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拟定的教学目标应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浙教版八年级下“等腰梯形的性质”时,我考虑到等腰梯形与等腰三角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教材进行了如下设计:如图1,请比照等腰三角形的特性,你对等

5、腰梯形还有什么猜想?试把你的猜想写在下表的空格中.又如学习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例1“杠杆问题”时,考虑到杠杆知识学生还未涉及,便改用下题作为例1:设面积为10厘米的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厘米),这条边上的高为h(厘米),(1)求h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2)h关于a的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如果是,请说出它的比例系数.(3)求当边长a=25厘米时,这条边上的高.教材经过这样处理后,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易于学生学习.教学后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6、性的常用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新课导入情境的创设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它常用于新课的开始,或新一个单元的学习.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提供有趣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数学探究作铺垫.数学情境可以是包含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相关的生活背景,它是沟

7、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于学习.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余角和补角”时,我利用幻灯片,创设如下情境来引入课题:要测量两堵墙所围成的∠aob的度数,但人无法进入围墙,如何测量?又如教学八年级上“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一课时,我结合学生熟悉的座位和象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充分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纷纷积极思考如何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一个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数据.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把准

8、思考方向,扩展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有效的数学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掌握提问的技巧,才能使提问的教学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问题引导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如教学七年级上“用字母表示数”时,我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出生月份乘以2,加上10,然后加上自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