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

ID:12613944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_第1页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_第2页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_第3页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_第4页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曹刿论战》同步练习A基础储备卷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3分)(1)曹刿()(2)焉()(3)神弗福也()(4)旗靡()(5)孚()(6)登轼而望()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1)齐师伐我()(2)肉食者谋之()(3)牺牲玉帛()(4)齐师败绩()(5)遂逐齐师()(6)望其旗靡()3、默写填空。(6分)(1)其乡人曰:“,又何间焉?”刿曰:“,未能远谋。”(2)公曰:“,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公曰:“,,必以情。”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对曰:“夫战,勇气也。,,。,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逐之。”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1

2、)本文记叙的线索是。(1分)(2)第1段着重写曹刿与鲁庄公的,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一关键问题;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能力,两次以“未可”“可矣”来表现他。(2分)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1)理清本文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5分)(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5分)(3)本文共写了哪几个人物?突出的人物是谁?重点写了他的远谋,这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5分)6、重点问题探究。(12分)(1)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鲁国能以弱胜强,请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4分)(2)本文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是怎样安排的?(4分)(3)你认为曹刿和鲁庄公什么样的人物?(4分)7、把你知道的有

3、关《左传》的情况写在下面。(5分)B综合提升卷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1)论()(2)间()()()(3)乘()(4)遂()()()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齐师伐我()(2)曹刿请见()(3)又何间焉()(4)未能远谋()(5)衣食所安()(6)弗敢专也()(7)忠之属也()(8)彼竭我盈()3、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及意思。(2分)(1)肉食者谋之()(2)公与之乘()(3)公将驰之()(4)小大之狱()4、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3分)(1)十年春,齐师伐我。()(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4、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5、问题探究。(8分)(1)请具体地说明一下本文过渡自然,上下勾连的结构特点。(2分)(2)前后照应是本文结构上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请举例说明。(2分)(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指出来,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4)本文语言精练,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个例子)(2分)课内语段阅读。(2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5、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用“//”在文中给语段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的意思。(3分)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4)神弗福也()(4)虽不能察()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3分)(1)其乡人曰()(2)又何间焉()(3)乃入见()(4)何以战()(5)忠之属也()(6)战则请从()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4分)(1)齐师伐我古义今义(2)牺牲玉帛古义今义(3)小大之狱古义今义(4)可以一战古义今义10、补出下面句子中省略的

6、成分。(2分)()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二)(6分)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7、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3、这段文字中,“公”是指,“大国”指的是。(1分)14、用文中的原话回答。(1分)(1)这段文字所叙述的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2)追击开始的时机是。15、解释加点的词。(2分)(1)既克()彼竭我盈()(2)彼竭我盈()难测也()(3)公问其故()望其旗靡()16、这段文字中有一句话,现在已沿用为一个成语,它是。(1分)17、用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