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

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

ID:1263713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_第1页
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_第2页
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焦瑞明先生解读-宣德五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籍中记载的宣德五彩《中国陶瓷史》第九章中介绍“宣德五彩”时留下了一个课题:至于《博物要览》所谓的“宣德五彩,深厚堆垛”究竟指的是那一种实物,还有待进一步探索。[1]其实这也是一个在文博界里从未间断过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民间出现了一些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识的五彩瓷器,由于国家少有出土和传世的器物,标准难以把握,所以在鉴别过程中更是众说纷纭。如何认识宣德五彩瓷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做一次全面的分析。一、与宣德五彩有关的历史文献1.明万历年间(1591年),瑞南道人高濂著书《遵生八笺》中的相关论述:(1)又若坐墩之美,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

2、彩实填,绚艳恍目。(2)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2]2.明万历朝(1597年),地理学家王世性著书《广志绎》中的相关论述:宣德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3]3.明天启年间(1621年),谷泰撰《博物要览》中的相关论述:(1)又若坐墩之美,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色寔填,绚艳悦目。(2)宣德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深,且用染色,颇为画意,故佳。[4]二、比对历史文献对以上三个历史文献,经过严格的比对后发现:1.高濂《遵生八笺》出版的时间比王世性《广志绎》的出版时间早六年

3、,比谷泰出版的《博物要览》早三十年。2.被我国文博界普遍接受并广为引用的王世性相关说瓷的论述,除了“宣德五彩”的内容与高濂说一致以外,其人对官、哥二窑的论述也与高濂说瓷大致相近。3.更为惊讶的是谷泰撰《博物要览》中论各种窑器的卷五之作,整个篇幅只是对高濂说瓷的章节有所删减或结构调整,文字几乎一字不差地全版复制了高濂说瓷的内容。4.《遵生八笺》出版于1591年,距宣德末年间隔155年。《广志绎》出版于1597年,距宣德末年间隔161年。《博物要览》出版于1621年,距宣德末年间隔185年。高濂除外,后者是否真有机缘亲手触摸鉴赏到宣德五彩瓷器呢?笔者的结论是否定的。不然的话

4、,他们肯定能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出不同于他人的结论来,因此笔者判断:王世性和谷泰均有抄袭高廉之嫌。既然这样,古今学界为什么大多引用《广志绎》和《博物要览》作为学术佐证,而忽视了《遵生八笺》呢?笔者推想可能是因高濂《明史》无传的缘故吧。三、解读《遵生八笺》文献中描述的“宣德五彩”1.“若罩盖扁罐,敞口花尊,蜜渍桶罐,甚美,多用五彩烧色”。[同2]高濂本段描述说明了五彩工艺在宣德时期不仅广为应用,而且在一些精美瓷器的装饰上应用更多的是“五彩烧色”。2.“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彩实填,绚艳恍目”,这是高濂根据看过的两种不同工艺的宣德五彩瓷器特征给出的分类定位。

5、一类是“漏空花纹,填以五色”,这和我们已知的“青花填彩”工艺是一致的,即“斗彩”。[5]另一类是“以五彩实填”,我们可以理解为“满彩工艺”,也就是整个画面被彩色釉填实、填满,没有漏空露白。根据这种分类标准,可将宣德五彩界定为两类:一是“漏空填彩”即斗彩,二是“五彩实填”即满彩。3.“有蓝地填画五彩,如石青剔花,有青花白地,有冰裂纹者,种种样式似非前代曾有”。[同2]这一段内容,高濂至少提示了两个方面的信息:(1)早在宋元时期成熟的陶瓷剔花技艺在宣德时期与五彩工艺结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陶瓷剔花工艺产生的凹凸立体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对剔花五彩瓷器若非上手仔细观察很容易产生彩釉

6、堆垛的视觉偏差。(2)这些产品是宣德本朝的创新之作。综合上述对“宣德五彩”文献的分析解读,笔者认为:古人高濂见过的“宣德五彩”是具有如下特征的三种产品,即斗彩瓷、满彩瓷和剔花彩瓷(因各时代或地区对同一种技艺的称谓有别,可称刻花彩瓷或雕花彩瓷)。另外一个必须要说的重要史实,就是明史里与宣德凸花彩瓷的相关文献还有明朝中期学界名流李诩编著的《戒庵老人漫笔》,该书不仅说到了雕镂人物彩瓷,而且准确地指出是在宣德时期的蟋蟀罐上看到了这种工艺。有书为证:“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鄒莫二家,曾见雕镂人物,装采极工巧”。[6](虽然这一信息与宣德五彩无关,它却揭示了这个时期民间的彩釉

7、瓷器已十分精美)。4.“宣德五彩,深厚堆垛”是高濂描述“宣德五彩”的另一重要特征,这也是困惑了几代人的经典迷题。因为:深、厚、堆、垛是器物表面具有明显凹凸感觉的立体效果,而同一种彩釉被高温溶化后自然流平的物理特性又决定了釉料在同一烧制温度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堆垛现象。所以多年来对“深厚堆垛”如何解读,成了正确认识“宣德五彩”的难题。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深厚堆垛”不是高濂对“宣德五彩”瓷器制作工艺上的孤立描述,而是为其论述“成窑五彩”胜于“宣窑五彩”的前期铺垫。下面我们系统地看看高濂如是说:“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敞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