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中国药典》

委陵菜《中国药典》

ID:12663381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委陵菜《中国药典》_第1页
委陵菜《中国药典》_第2页
委陵菜《中国药典》_第3页
委陵菜《中国药典》_第4页
委陵菜《中国药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委陵菜《中国药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委陵菜《中国药典》委陵菜《中国药典》:委陵菜【拼音名】WěiLínɡCài【英文名】HERBAPOTENTILLAECHINENSIS【别名】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头翁[湖北]【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干燥全草。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性状】本品根呈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长5~17cm,直径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红色,有纵纹,粗皮易成片状剥落;根头部稍膨大;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

2、色,常与木部分离,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气微,味涩、微苦。【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极多,单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缠结成团,细长,直径7~37μm,长约至4000μm,壁厚。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6~65μm,偶有小方晶。木纤维长梭形,直径7~14μm,壁稍厚,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类多角形或扁长方形,内含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温浸3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

3、乙醇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委陵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溶液与铁氰化钾试液的等量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赤

4、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备注】(1)同属植物粘委陵菜PotentillaviscosaDonn,西藏以全草作委陵菜入药功效类似。【摘录】《中国药典》页首《*辞典》:委陵菜【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WěiLínɡCài【别名】翻白菜(《救荒本草》),根头菜,野鸩旁花(《植物名汇》),黄州白头翁(《中国药植志》),龙牙草(《南京民间药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蛤蟆草(《东北药植志》)

5、,老鸦翎、老鸦瓜(《山东中药》),地区草(呼和浩特市《医药卫生》(3):42,1972)。【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4~10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其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肥大,圆锥状。茎直立,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边缘向下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生白绵毛;托叶长披针形至椭圆

6、状披针形,全缘残羽状裂,密被长绵毛;茎生叶与根生叶同形而较小,小叶1~7对。花多数,顶生,呈伞房状豪伞花序;花萼5裂,裂片广卵形,副萼5片,披针形至线形,均有白绵毛;花瓣5,黄色,倒卵状圆形,凹头;雄蕊多敷,花丝不等长,花药黄色;雌蕊多数,聚生,子房卵形而小。微扁,花柱侧生,柱头小。瘦果卵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光滑,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田旁、山林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此外,河北、河南、内蒙古、湖北、江苏、广西、福建等地亦

7、产。【性状】为干燥的根或带根的全草,根圆柱形,偶有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暗棕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纹,栓皮多呈片状剥落;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与木部极易分离,皮部淡红棕色,木部棕白色。根头部较粗大,并丛生多数黄棕色的叶基部分;羽状复叶,皱缩,小叶多向内对折,边缘向外反卷,背面的绵毛密而长。气微弱,味微苦而涩。以干燥、无花茎,无杂质者为佳。【化学成份】新鲜植物含水分62.39%,抗坏血酸49.4毫克%。干品含水分12.12%、蛋白质9.18%、脂肪4.03%,粗纤维21.89%、灰

8、分7.25%、P2O5-0.26%、Ca0-2.63%。【药理作用】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白头翁为弱,参见"白头翁"条。【性味】  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②《山东中药》:"味微苦,性平,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涩苦,寒,无毒。"【功能主治】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