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

ID:1267127

大小:117.5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09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1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3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的学习从“稀缺性”开始。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人们决定购买什么,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消费多少;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1.人们如何作出决策(1)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鱼掌不可兼得”。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下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例举几个权衡取

2、舍的事实:§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国家的权衡取舍:大炮和黄油提问:请一个同学例举其他的权衡取舍的事实。重点讲述: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效率vs.平等§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由于人们面临着

3、交替关系,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为什么?因为选择了A行动,就等于放弃了B行动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必须格外小心,尤其是对于某些不可逆的行动选择(如某些高度污染环境的人类行为)来讲,就更加如此。(承上启下语:)这实质上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是机会成本呢?§机会成本: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课堂设问: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仅包括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比其他地方贵的部分,还包括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的工资(时间机会成本)。课堂提问(请同学回答):看一场电影的

4、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不仅是票价,还包括你呆在剧院的时间的价值。又如:购买一辆轿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回答:可能是一趟去美国的长途旅行。故事类比:东食西宿的故事。(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举例:客车多载一个客人的收入,企业多生产一个产品的成本增量。设问:理性人是怎么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的?回答:当某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会选择该行为。(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5、。例如: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入;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她会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应用:航空公司对起飞前的飞机上的空位的定价,或许小于平均成本,但只要大于边际成本,航空公司就是理性的。解释水和钻石的价格悖论:水对人很重要,钻石不重要,为什么水的价格低,钻石的价格高?回答: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都基于其边际收益,而边际收益又取决于一个人拥有多少这种物品。水是不可缺少的,但增加一杯水的边际收益很少,钻石太少,增加一个单位钻石的边际收

6、益很大。(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的含义: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胡萝卜加大棒)激励的经济学本质:激励改变了行动者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提问(请同学回答):既然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激烈的本质就是改变行动者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激励手段呢?回答:当希望某行为发生时,就增大该行为的边际收益,或减少

7、它的成本;反之亦然。如上面的两个实例,又如:某些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扶起跌倒的老人,承诺给员工撑腰。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设想一个很糟糕的情况:每个人都自己亲自种粮食,自己做衣服,盖自己住的房子。为什么很糟糕:因为这样的话,劳动生产率会相当低,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每个领域的知识,花了很大部分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而这些知识只用了一次,知识没有重复利用,没有“规模经济”。如何避免这种糟糕的局面?回答是:分工和贸易。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贸易的本质是什么?贸易不是你死我活的负和

8、博弈,不是足球比赛,更不是两败俱伤的战争。而是双赢甚至多赢的正和博弈。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