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

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

ID:12672454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_第1页
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_第2页
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科抗生素使用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国家有关规范、指南,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参考骨科诊疗规范,结合近年来医院《细菌耐药性统计分析》,及本科的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遵照有效,少用的原则,避免重复用药的现象。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和静滴浓度及速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原则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为了有效

2、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的疗效,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2)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5)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药和用药途径。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建议:(1)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2)对发热原因不明,而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不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病情严重的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3)凡怀疑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包括血、尿、痰、脓性分泌物、咽拭子及各种体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

3、按照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结合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同时注意药品的来源及价格。(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有严格的指证。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必须根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组织穿透能力和半衰期确定抗菌药物选择。需要长期用药以二联为主,应达到协同相加疗效,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形成。(5)要避免外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6)细菌性感染所致的发热,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正常或主要症状消失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严重化脓性感染原则上症状彻底控制。(7)一般情况不因预防目的使用抗菌药物。对Ⅰ类切口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8)必须认

4、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强调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不用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药物。(9)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骨科常见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一、化脓性关节炎、急慢性骨髓炎依据体温、血常规、穿刺物或分泌物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一般针对化脓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用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甲硝唑联合用药,依据体温正常后七天,改用口服。疗程要足。二、内固定植入物手术:常规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人工关节置换及颈腰椎植入物手术,可使用头孢曲松或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

5、。三、术后切口感染如局部切口红肿,无脓性分泌物时,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有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时,则根据分泌物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四、创面皮肤坏死伴感染根据分泌物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五、内脏器官感染请相关科室会诊,根据会诊意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