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筑改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

ID:12683560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_第1页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_第2页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_第3页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_第4页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下混凝土浇筑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2012年3月15日施管表6工程名称2012年哈西路网建设和谐大道(龙葵路)跨线桥工程部位(分部)工程名称混凝土分项工程工序(分项)工程名称水下混凝土浇筑一、工程概况哈尔滨西客站地区龙葵路与哈尔滨大街交叉至龙葵路与先进街交叉口之间的桥梁工程,本立交桥连接哈尔滨大街与先进街,桥梁跨越铁路街、哈大铁路咽喉区、车站街、七台河路。二、一般规定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桥涵施工组织设计应按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在施工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提出具体预防措施并

2、付诸实施。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做到文明施工。三、交底内容1、本交底适应于水下混凝土施工。2、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3、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20mm,桩基混凝土严格按照铁路耐久规范施工,本桥桩基为碳化环境T1级。四、混凝土浇筑1、要求灌注水下砼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30c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rchc-rwHw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

3、内压力(kPa);交底单位龙葵路项目经理部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8技术交底记录2012年3月15日施管表6工程名称2012年哈西路网建设和谐大道(龙葵路)跨线桥工程部位(分部)工程名称混凝土分项工程工序(分项)工程名称水下混凝土浇筑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2、安装导管导管采用φ30钢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

4、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导管安装后,其导管底部距孔底预留250~400mm。3、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4、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

5、,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4.1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V≥πD2/4(H1+H2)+π交底单位龙葵路项目经理部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8技术交底记录2012年3月15日施管表6工程名称2012年哈西路网建设和谐大道(龙葵路)跨线桥工程部位(分部)工程名称混凝土分项工程工序(分项)工程名称水下混凝土浇筑d2/4h1;h1=Hwrw/rC;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H1表示砼桩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H2表示首批灌注砼的最小深度(导管底口到砼面的高度)为1m,h1表示

6、泥浆底部到砼面的高度,保证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5、水下混凝土浇灌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1~3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

7、整导管埋深。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和清孔方法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m,长桩不宜小于1.0m。为减少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凝结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头,但应保留10cm~20cm,以待随后修凿,接浇墩柱或承台。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