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ID:12684085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中国被迫同西方侵略者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谁的言辞?谭嗣同5、下列哪一个条约签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辛丑条约》6、帝国主义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其出发点是②请政府的统治已无法挽救③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作为它们的工具7、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同盟会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味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

2、反对旧文学10、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12、你参加假期“红色之旅”,目的地是中国共产党“一大”,旅行社应带你去上海1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15、下列事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遵义会议的召开17、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D)A朱德B贺龙C林彪D彭德怀18、20世纪初,梁启超从上海到云南昆明,下列方式是可行的且也是最节约时间的(C)A乘飞机直达C乘火车直达C乘轮船从上海到越南海

3、防,再乘火车到昆明D只能骑马或步行19、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是(B)A陈启沅B张謇C荣宗敬D荣德生20、废除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B)A明朝B清朝C中华民国D解放后22、列举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四次重大战役。8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23、列举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四位代表人物。8分: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24、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制造的三次事变。6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5、材料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材料2:“重新疆者,所以保蒙

4、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奏稿》请回答:(2)当时窥视“新疆”的有哪些国家?2分英国、俄罗斯(3)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是什么?哪一年新疆回到祖国怀抱?2分“先南后北”、1878年(4)历史上,为巩固西北边疆,我国曾设立哪些行政机构?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一年?4分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北庭都护26、材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请回答:(1)上述口号出自哪次运动?其导火线是什么?2分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上文中“外争国权”在当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分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5、4)上述口号反映了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1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学生们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爱国主义精神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不正确。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22、

6、看图回答问题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3分)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等。(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

7、和领导等。三、简答题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洋务运动,弈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2)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

8、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