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

ID:12767553

大小:4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8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_第1页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_第2页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_第3页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_第4页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第l期2006年3月电光系统ElectronicandElectro-opticalSystemsNo.1March.2005反隐身雷达技术及其对抗周晓群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23所扬州225001摘要:采用隐身技术或低可观测性技术制造的攻击武器.是未来防空系统重点对抗的主要目

2、标威胁.它对雷达的生存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迫使雷达等探测设备加速发展反隐身技术.提高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对抗隐身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反隐身雷达的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对利用电子战手段对付隐身目标作重点论述.关键词:隐身反隐身反隐身技术对抗中图分类号:TN972.5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隐身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潜力使许多国家垂涎不已,受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隐身技术已成为各国军队竞相用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重要技术.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积极发展隐身技术,并在新一代作战飞机,巡航导弹和舰艇上广泛采用隐身技术.利用隐身技术可显着地提高飞行器或导弹,

3、武器系统的突防和纵深打击能力,反之也相应地促进了反隐身雷达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以确保地面军事设施的作战及生存能力.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雷达生存能力和探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反隐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抗击隐身飞机或导弹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空预警系统来探测目标.反隐身雷达技术是雷达装备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飞跃,它预示着现代雷达在研制时要将反隐身探测功能作为主要性能之一加以考虑.现代雷达必须兼具隐身与反隐身双重特性才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几次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在综合电子干扰的支援下,具有隐身目标特性的反辐射导弹或高速飞机,采用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战术对雷达

4、进行攻击,将会对现代雷达构成致命威胁.因此,讨论雷达在综合电子战环境下实现隐身与反隐身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阐述反隐身雷达技术措施以及利用电子战手段来弥补雷达反隐身的缺陷,以对抗隐身目标.2反隐身雷达的主要技术措施隐身目标的隐身技术主要包括外形设计,采用吸波材料等.隐身飞机的隐身效果不是全方位的,它主要是减少从正前方(鼻锥)附近,水平土45.,垂直±30.范围照射时的后向散射截面,而目标其它方向,特别是前向散射RCS明显增大.因此,可以采用在空间不同方向接收隐身目标散射波进行空间分集来发现它;另一方面,由于吸波材料具有~定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18GHz,即涂覆的吸波材料对长的

5、波长是无效的.当飞行器尺寸和工作波长可以相比时,其RCS进入谐振区,外形设计对隐身的作用会明显下降,可以这么说米波或更长波长的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身性能.虽然隐身目标给雷达的探测和生存带来困难,但各种隐身技术并非无懈可击.要对付隐身目标,一方面可通过采用一些新技术来提高雷达自身的灵敏度和发射功率;另一方面针对隐身目标的弱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上述考虑,介绍几种反隐身雷达技术措施.2.1扩展雷达工作波段范围增大普通雷达的波长是一种反隐身的有效途径.当雷达波长与被照射的隐身目标某部分尺寸接近时,其反射的回波与传播波之间会产生谐振,形成强回波尖锋,这就是增大雷达波长反隐身的原因.隐身目

6、标通常是针对厘米波雷达12电光系统第l期设计的,它采取的技术措施对米波,毫米波和激光雷达效果不大.因此,将雷达的工作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红外波段,激光波段扩展,都将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2.1.1超视距雷达——隐身目标的克星超视距雷达工作在米波波段(波长约为lO~60m;频率在3~30MHz范围),它将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到地球表面的电离层,电磁波受电离层折射后,返回远区的地面,照射到相应的地域,海域,若在照射区域内出现雷达目标就会产生雷达回波,其中一部分沿原路径再次通过电离层折射回雷达接收机,从而构成一个以探测运动目标为主的雷达系统.超视距雷达,利用电离层返回散射传播机理,

7、实现对地平线以下超远程(700~3500km)运动目标进行探测.由于这种雷达工作波长为lO~60m,隐身飞机采用的雷达吸波材料对它无效.另外,超视距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隐身飞机上的,而隐身飞机的雷达隐身措施主要是减小正前方(鼻锥)附近的RCS,而对于来自上方的雷达隐身效果不佳.此外,雷达工作在高频波段,其波长较长,大部分隐身飞机尺寸及其主要结构的特征均与其波长接近或小于其波长,属于或接近谐振区的散射体,其RCS大于光学区的RCS.由此可见,超视距雷达是探测隐身目标最有效的手段.目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