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师--明心见性

律法师--明心见性

ID:12769980

大小:176.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18

律法师--明心见性_第1页
律法师--明心见性_第2页
律法师--明心见性_第3页
律法师--明心见性_第4页
律法师--明心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律法师--明心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慧律法师--明心见性 慧律法师主讲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2005.12.4                                                                 新加坡展览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

2、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慧雄大法师、维俨大和尚、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大家阿弥陀佛!今天是我们第三天的佛学讲座,今天的题目叫做【明心见性】,对初学佛法来讲有一点困难,不过结结法缘也不错。我已经派新加坡的军队,把这个体育馆团团围住,听不懂跑出去的我就命令他开枪,要死在外面不如死在里面。    一个人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他来讲是一种惩罚。有一次佛陀在恒河边说法,有一群猴子看到水中.......,恒河中映现了一颗月亮,这一群猴子,大家就跑到恒河中要去捞这个月亮。佛陀善于比喻就跟弟子们说:“弟子

3、们,一切的众生执着於五欲六尘,而想得到究竟解脱和快乐,就像猴子捞水中的月亮,捞这个水中月亮毕竟不可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万法都是生灭的东西。    (清净自性 它没有形相)   【明心见性】是明什么呢?是明我们的本心,见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佛陀是个大觉悟的人,事先发现这个世间万法毕竟空,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它,真理不是佛陀所创造的,真理是佛陀所发现的,发现万法生生灭灭,变化到最后毕竟空,求其实体不可得。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我们在毕竟不可得当中强加分别,我们将过著每天痛苦不堪的生活。科

4、学绝对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所有的问题,不管科学再大的发现,当然,对人类有所共献,科学,无论外太空的探讨,诸位,科学最究竟处在心灵不在物质,你用非常高倍数的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细的物质世界,但是你看不到心灵。你可以用很大的望远镜几百万倍看到所有宇宙当中的天文,但是,再大的放大镜看不到心灵。   佛陀了悟了人类最究竟的依归处,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所以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对人类有所贡献,但是,它叫做向外发展,佛法不一样,佛法叫做内观,关照内在这一颗心灵。所以科学的究竟处,就是不究竟,科学的最究竟处一定是在心灵,一定是在心灵

5、。法尔如是,本来如此。那么今天我们讲的题目【明心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    什么叫做真正开悟的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什么叫做不见一物,名为见道。物质的世间都是因缘会合的,刹那生灭变化无穷,再怎么变化总是空,求其实体本身并不可得。所以,大彻大悟,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何以故,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色受想行识当体即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因为法尔如是,本来如此。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照见五蕴皆空,所以,我们颠颠倒倒,迷迷糊糊,以为心外有一种东西,心外无法,万法不离心性,在我们的起

6、心动念当中。佛陀在《金刚经》里面开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哪一种心?三心不可得。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妄想、颠倒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纯一个清净自性;现前这个妄想、颠倒、执著心也不存在,我们就是在不存在的假象当中,强加分别有了颠倒、妄想,所以,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实在的世间。而佛陀一观察、观照这个世界,都是缘起的假相,所以,这些执着、这些分别和这些种种的颠倒佛不存在,他叫做正觉的世间,正觉的世间。未来,未来不可得,为什么未来不可得,未来还没到。过去心,现前这一念,妄想、颠倒

7、、执着也不存在,所以,这叫做三心不可得。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强调什么呢?强调万法不可得。不可得中如是得,就是般若的智慧,本身就是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存在,它却没有形相,你要说清净自性是什么形状?不是长的也不是短的,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不是黄的也不是绿的,不是大也不是小,可是要用它统统具足,不用也不缺少,要用可以透过一切的语言、一切的文字、一切的文化、一切的艺术,都可以展现清净自性,都可以展现。万法不强加分别,万法本自无咎,万法没有过失,过失是在我们这颗颠倒妄想的心。因为我们的

8、绝对清净自性,它没有形象,无法形容。    (缘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 相不可得)    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从各个角度切入,看看你能不能掌握学佛的重点?误了刹那间,迷了尘点劫。我们现在接着从每一个角度切入,看看你能不能体会?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分相说和清净心说。    我们从相来说,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