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ID:12781301

大小:6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第1页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第2页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第3页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第4页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阳的视运动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刘士达2013.11-2014.02于哈尔滨关键词:地球自转、公转、视运动、太阳赤纬角、方位角、仰角、日出时间、手表定方位、日晷、四季变化、方位椭圆图、椭圆柱面图、全年方位椭圆变化图、太阳视运动模拟机、地转日象仪、浑天仪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推导方法,得出太阳赤纬角、方位角、仰角、日出时间等计算公式,用公式在计算机上计算了一些数据。并且由所得公式,提出了方位椭圆图、椭圆柱面图、全年方位椭圆变化图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并且设计了太阳视运动模拟机,让人们更易理解太阳视运动。本文从科普角度研究太阳的视运动,通过数学演算,弄清地球人看到太阳运动的规律性。本

2、文以哈尔滨为分析计算中心,这不失一般性。本文只关注北半球,也不失一般性。先说明附图中部所示。主视图中,O点是哈尔滨,它地处东经126.6°北纬45.6°,这是作者自行在地图上测得认定的,不一定准确。小圆D是经过哈尔滨的经线,F点是这经线和赤道的交点,D是地球中心,DF是地球半径r=6370公里。DO和DF的夹角θ是纬度角。过O点圆D的切线CK是当地的地平面。H点是正午时的太阳。DH=R=1.5亿公里,因为R太大,这里无法按比例画出,但这并不影响对问题的分析。α是当时的太阳赤纬角。地球自转每天一圈,造成太阳绕地轴转一圈的视运动。DE是地轴,HL是太阳视运动轨道圆的投影,沿着地轴投影下来,

3、圆E'就是太阳轨道圆的俯视图,图上用j表示东经经度,圆半径为RCOSα,太阳轨道的地平面以上可见部分用粗线画出。将太阳轨道圆HL沿着铅垂线OD方向投影到地平面上,得到椭圆,作为向视图画出,太阳轨道圆平面和地平面交线为C"P",和C"P"平行的E"B为椭圆长半轴,长度和圆半径EH相等,所以,长半轴E"B=RCOSα。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得到∠EHV=θ,在⊿EVH中EV=RCOSαSINθ。由于E"H"=EV所以椭圆短半轴E"H"=RCOSαSINθ在xE"y坐标系中,椭圆方程为x²/[RCOSαSINθ]²+y²/[RCOSα]²=1y²=[RCOSα]²-x²/SIN²θ(1)北

4、京时间用t表示,t=12时太阳运动到j=120°,t=0时正夜半,太阳在j=300°,因此有j=300°-t*15°/时(2)由(2),对于哈尔滨j=126.6°,得到t=11.56时,太阳运动到正南方为显示当地情况,匀动Φ角从j=126.6°起计,t=11.56时,Φ=0°因此有Φ=(15°/时)*(t-12)+6.6°(3)(一)太阳赤纬角α的计算地球绕太阳公转,在视运动中,认为太阳绕地球转动,附图右下角画出太阳赤纬角α的计算小图,其中,D是地球,黄道面是太阳轨道面,它和赤道面夹角为δ=23°26',春分点是春分时太阳所处的位置,在两平面交线上,春分后,太阳在黄道面上视运动,经过一

5、些时间,绕地球转过黄经Ω角,到达m点,过m点作交线垂线,垂足为p,过m点作赤道面的垂线,垂足是q,∠mpq是两平面二面角δ。mD长度设为1,。∠mDq就是这时的太阳赤纬角α由⊿mpD,pm=sinΩ由⊿mqp,mq=pmsinδ=sinΩsinδ由⊿Dqmsinα=mq=sinΩsinδ将Sinδ=0.39768代入,sinα=0.39768sinΩ(4°)用公式(4°)按间隔15°算出24个节气太阳赤纬角α如下: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秋分白露处暑立秋大暑小暑夏至0°5.91°11.47°16.33°20.15°22.59°23.43°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春分惊蛰雨水立春大寒小寒冬至0°

6、-5.91°-11.47°-16.33°-20.15°-22.59°-23.43°对于要计算某日某时某分的太阳赤纬角α,先要在历书上找到这个时间之前之后最近的两个节气,并记下它们的准确时间,设前面一个节气是春分后的第I个节气,并设这个时间是在第I个节气后的第K小时,再设第I个节气和第I+1个节气间共有W小时,其中I是正整数,K、W都是正实数,则有sinα=0.39768sin{15°*(I+K/W)}(4)地球公转轨道接近正圆,一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七月初离太阳最远。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和最远相差仅为3.3%,根据开普勒定律,单位时间内地球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致使,地球公转角速度和

7、离太阳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算出,最小角速度和最大角速度相差为6.7%。这个差值是连续12节气的角速度单向增长变化值,也是另外连续12节气的角速度单向减少变化值,可见,相邻两节气角速度差别不大。(4)式就是认为相邻两季间的角速度保持不变,用线性插值来计算K时Ω角的。数学模型中把太阳假设为一个点,那是是用太阳中心代表太阳。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可以算出,太阳半径对地球的张角是0.264°,如果考虑太阳的大小,利用后续推得的诸式时,调整相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