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ID:12803433

大小:9.5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7-19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_第1页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_第2页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_第3页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_第4页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四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微生物学教研室吴兴安wuxingan@fmmu.edu.cn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四、病毒与肿瘤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传播方式InfectedhostSusceptiblehost2.垂直传播(verticalinfection)病毒通过宫内胎盘或产道传播传播方式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媒介病毒举例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呼吸道飞沫、痰、唾液、皮屑流感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

2、毒消化道水、食物(粪便污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输血注射、输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皮肤昆虫叮咬、动物咬伤虫媒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病毒性传播性行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经胎盘或经产道感染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四、病毒与肿瘤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免疫逃逸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3、致病机制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effect)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后,一次释放出大量病毒,以致细胞裂解、死亡,脊髓灰质炎等无包膜病毒感染属于这类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effect)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致病机制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某些病毒复制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不会使细

4、胞立即溶解、死亡,这些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稳定状态感染。这常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的释放致病机制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多细胞核——细胞融合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形成的多核巨细胞致病机制2.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为特异性抗体或CTL细胞识别病毒抗原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3.包涵体(Inclusionbody)形成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5、存在部位—胞质内—胞核内—两者都有染色特性—嗜酸性—嗜碱性本质—病毒颗粒的聚集体—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狂犬病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后细胞质中的包涵体——内基小体(Negribody)致病机制4.细胞凋亡(apoptosis)诱导因子(如病毒等)细胞凋亡基因激活细胞膜鼓泡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降解电泳时有阶梯式条带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逆转录病毒和某些DNA病毒细胞基因整合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免疫逃逸二

6、、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靶细胞+抗体+补体→靶细胞溶解Ⅱ型超敏反应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2)Ag+Ab→Ag-Ab→沉积→Ⅲ型超敏反应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CTL→杀伤靶细胞Ⅳ型超敏反应3.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大量细胞因子→代谢紊乱,活化血管活化因子→休克、DIC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4.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病毒可主动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如

7、导致高亲和力T细胞的删除,诱导部分耐受;破坏抗原提呈细胞;抑制效应细胞的功能等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4.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促进肿瘤生长激活潜伏病毒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免疫逃逸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的免疫逃逸即病毒可能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等方式来逃脱免疫应答,这是反应病毒毒力的另一重要因素(三)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的免疫逃逸逃避免疫监视合胞体胞内寄生阻止免疫反应发生抗原变异/多态性减弱抗原递呈损伤免疫细胞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二、

8、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三、病毒感染的类型四、病毒与肿瘤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三、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机体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毒力或致病力,一定的数量和合适的侵入门户;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有无临床症状临床症状长短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inapparent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