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ID:1280705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1页
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2页
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季晓荣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楚州区复兴镇中心小学季晓荣223224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目标预设:  1、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

2、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设计理念: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一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填表格、分角色对话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收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设计思路: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

3、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指名读。读了这些词后你有什么发现?交流。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二、

4、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1)、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试一试讲一讲这个故事。  (2)、出示挂图:指名讲这一故事,结合挂图讲。师相机板书:蝉← 螳螂←黄雀   少年(3)、讨论:少年仅仅是为吴王讲一个故事吗?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找到理由?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1)、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2)、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3)、抓住感叹号指导朗读。指名读。(4)、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

5、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小组合作填填这张表格。名称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过渡:“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5)、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习说话;练读吴王说的话)(6)、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

6、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读一读,说一说这两句话的联系。(7)、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8)、你明白了什么?师强调:今后我们做事千万不能像它们那样只顾眼前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的正隐伏着祸患。  3、体会少年之智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这样的军国大事本是轮不到一个仆人插嘴的,何况还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之后,这个少年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1)、四人一小组练习分角色品读课文3-1

7、2小节,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2)、讨论交流。师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三、拓展升华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师小结:独断专行、知错就改、具有仁慈的一面,会关心别人,也因此少年能劝服他。看来,我们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吴王。他既有糊涂的一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需要我们去正确评价。2、“螳螂捕蝉”既是个

8、有趣的寓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