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事业发展报告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

ID:12822063

大小:4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_第1页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_第2页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_第3页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_第4页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机事业发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机事业发展报告直辖十年,是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十年。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工作重点更加明确,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法律为保障、市场为基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性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十年来,全市农机人抢抓机遇,负重自强,攻坚克难,推动重庆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一、直辖十年取得的基本成就直辖十年,是我市农机化事业的重要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十五”后期,全市农机化工作紧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顺应着改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

2、新企盼,在思路上创新、在政策上添力、在工作上加劲,以求实的精神,促使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一)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逐步优化1999年实行购机置补政策以来,在政策引导和强力推动下,全市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输机械单一性增长的状况得到改变,围绕耕种收作业的机械发展速度得到提升,特别是耕作机械呈倍数增长,2005年、2006年推广量连续突破10000台,创历史新高;连续出现了农民踊跃购买12联合收割机的景况,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近300台;农机装备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装备结构逐步优化

3、。直辖十年新增耕作机械近4万台,到2006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820万千瓦,比直辖之初增长187.2%;农机装备总值48.5亿元,增加24.4亿元。(二)作业面积大幅增加,综合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强化耕种收,加大引机入渝工作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推动了农机作业量大幅增长,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2006年机耕作业面积达780万亩,年均增长13%;机械化收获取得大面积突破,2006年共组织了近3000台联合收割机开展水稻机收作业,作业区域扩大到36个区县,机收面积达120多万亩,其中引进市外联合收割机27

4、00多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起步良好,2006年首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1.4万亩,获得圆满成功。2006年末全市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11%,较直辖初期增长8个多百分点。(三)服务领域逐步拓宽,促农增收效果凸显在政府投入的引导下,调动了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激活了农机服务市场,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化,涌现了一批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作业能手。特别是通过实施“农机跨区作业助农增收工程”,通过“引进来、走出去”,2005年机械收获就直接为我市农民节约收获成本10000万元以上12;2006年我市有近30

5、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了水稻跨区机收作业,其中到湖南、湖北、江苏、新疆、辽宁等10多个省市参加市外跨区作业的有150多台,作业面积10多万亩,作业收入达600多万元,单机年收入最高达15万元,单户收入最高达20万元;从事本地机耕作业的机手,单机作业平均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同时,经过培训,有的机手分别被江苏等地的机主聘用,日收入达50—80元。以上事实可以说明,农业机械的发展,不仅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致富工具,也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底,全市拥有

6、各类农机服务组织20多万个,农机专业户达6.4万户,年经营总收入达48亿元。(四)机电提灌改造加快,抗灾救灾能力增强市委市政府把机电提灌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机电提灌设施的维修改造和建设步伐。结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先后实施的一批大型农机灌区建设和提灌站整体改造,不仅实现了灌区基本农田“能排能灌”,而且解决了灌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牲畜的饮用水,被灌区干部群众誉为费省效宏的“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到2006年底,全市拥有农村机电提灌机械56万台/136万千瓦,分别比1997年增长

7、2.52倍、1.13倍。十年来,全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争取投入,共投入资金44783万元,累计完成机电提灌机械维修改造90.82万台(次)、383.21万千万。农村机电提灌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特别是在抗御2006年的特大旱灾中,12农机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36万农机从业人员,40万台农业机械及时投入了抗旱救灾,提水4.3亿立方米,抢灌农田458万亩次,解决了85.6万人、11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为夺取抗旱救灾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个区县农机

8、部门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46位同志分别记一等功、二等功和授予“重庆市抗旱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五)农机工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加速增长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农机化先进技术,研制开发适合重庆及周边省区的农机产品,提高重庆农业机械化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