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

ID:12833388

大小:402.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9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_第1页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_第2页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_第3页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_第4页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中国战略论坛] 2008-06-2300:45分类:古圣先贤一、河图洛书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宋初陈抟创《龙图易》,吸收汉唐

2、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南宋朱震于《周易卦图》中载其图。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众说不一,尚在继

3、续探求中。(2)河图、洛书的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故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

4、、洛书主动(洪范皇极•内篇)。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易拇)。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还

5、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二、图书之争亦称河洛之争宋以来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的论争,《周易•系辞下》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图书派)与否定派(疑古派)的论争。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朱元升、李简、薛季宣、张理,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

6、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为后世通行说法。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疑古派则视河洛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元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之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元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另明刘濂《易象解》、清毛

7、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其中或认为河洛为道家炼丹养生之图,或认为只是画卦中一事,并非则之而画卦,众难纷然。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洛,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图书派坚持自己立场,并为此宏扬另王安石苏轼亦不赞成欧阳修观点元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黄元炳阐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发近代疑古派则顾颉刚为代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