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

ID:12859442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_第1页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_第2页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_第3页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_第4页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摘要]姚鼐执教扬州书院时因教授古文的需要,遂编《古文辞类纂》并附评点,以便弟子学习。但作为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评点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他选文、论文的观点。先是在序言中明确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选评标准,之后在评语中不仅指点古文写作的行文安排技巧,更是流露出对阳刚风格的偏爱,使其评点独具特色。[关键词]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艺术特点《古文辞类纂》的评点方式继承了前人评点的模式,有圈、点、夹批、总评,虽受章句之学影响较大,但因同属于针对文章的批评,可谓体同而意异。姚鼐的评语多处沿袭了一般古文评点的惯用手法——对比法,通过比照对待同类文体时不

2、同作家的处理方法或不同作者的相似风格,来分析文章的韵味气势、行文安排,褒贬明确,以示己意,如论《战国策·苏代约燕昭王书》“奇峻之气,有过季子”、刘大櫆《送张闲中序》“雄直似昌黎”、《章大家行略》“才似高于望溪,而叙处较望溪有俗气”等,指明各家文风的相近性,突出自己的审美趣味;而论韩愈《答李翊书》“此文学庄子”、10苏轼《策略四·破庸人之论》“东坡论策,其笔势多取于庄子外篇”、萧望之《驳入粟赎罪议》“词意皆本荀子”、刘大櫆《送姚姬传南归序》“淋漓遒宕,欧公学《史记》之文”、扬雄《长杨赋》“此篇效《难蜀父老》”等,则明示各家古文之间的联系,为学习者指出文本何处高妙及其渊源,显示了学习取

3、法的路径。除此之外,《古文辞类纂》的评点另具特色。首先,考证的引入。这是时代背景对评点的影响。乾隆中期学术风气经由戴震的倡导,纪昀、朱筠、钱大昕、王鸣盛等大力支持,及稍后的翁方纲、孙星衍、段玉裁等的追随,汉学之风盛行,考据已成为治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再加姚鼐本身亦从戴震学习过,且颇有心得。早在乾隆二十年戴震《与姚姬传书》末曰:“承示文论《延陵季子》处,识数语,并《考工记图》呈上,乞教正也。”可见二人往来论学之诚。同年,戴震《与王内翰凤喈书》[]论及“横被四表”之意,提出了假设,但没有求证,两年后钱大昕举《后汉书·冯异传》“横被四表”,姚鼐由举班固《西都赋》“横被六合”,此事特记于《与

4、王凤喈书后》。后姚鼐对戴《考工记图》中的不足与有疑之处作《书考工记图后》进行了更正、补充,如“轸”字,“东原释车曰:‘轸,谓之收。’此非也。”接着说道,“凡戴君说考工车之失如此,然大体善者多矣。余往时与东原同居四五月,东原时始属稿此书,余不及与尽论也。今疑义蓄余中,不及见东原而正之矣,是可惜也。”[]后戴震弟子段玉裁注《说文》,在“轸”10字下先引“戴先生曰”,次引“桐城姚鼐曰”,后按:“以姚氏之说为完”,可以看出姚鼐小学的功力。基于学术氛围的影响及自身的学习,姚鼐的非学术性文章中也有着考据的影子,如名篇《登泰山记》,就被认作是融合了义理、考据、辞章的佳作。尽管此文比他明确提出义理

5、、考据、辞章三者缺一不可的学术主张要早二十年,但是在他的写作实践中已逐渐表现出了这点。因此,对考据的运用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于《古文辞类纂》的评点中。例如,对韩愈《禘祫议》的批评就是对题材的考辩:唐高祖之祖虎佐周始封于唐,追尊为太祖景皇帝,其上懿祖,又其上献祖,唐自德宗以前议太祖禘祫之位久不定。建中二年,颜鲁公为礼仪,使上庙享,议曰:“太祖景皇帝居百代不迁之尊,而禘祫之时暂居昭穆,屈己以奉祖宗可也。”当时用其言。禘祫时以献祖居东向,而懿祖、太祖为昭穆。及贞元时,议者乃谓非是。下群臣议,改太祖为东向,而献、懿别祀焉。其时退之为四门博士,上议云云。朱子推公此议理学精深得报本,反始不忘所自

6、生之本义。公之说与吕公正同,然公之议竞不得见用于贞元之末,而鲁公之说乃得行于建中之初,盖当时鲁公名称位望为朝廷所信,固重于公之在贞元间。及乎鲁公去国,而当世遂不肯终守其说,移易是非迄乎终唐之世,为可惜也。又如,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总评:10余尝论东坡此书是子虚乌有之事,盖东坡在黄州既闻永乐徐喜之败,神宗悔痛,乃追作是文,聊以发挥己意。其以烹宰禽兽为譬,乃是黄州戒杀议论也。史言神宗于永乐事后,恨昔无人言其不可,又言在内惟吕公著,在外惟赵卨言用兵非好事耳。吾度公著、卨之言未必能及东坡此言之痛快。若果先代方平,而方平上之,帝安得忘之哉?近毕秋帆续《资治通鉴》,取东坡书为方平实事,载于

7、元丰四年,又载帝述吕公著、赵卨事于元丰六年,是矛盾之说也。又方平乃佥人,屡为司马温公所弹,毕书据苏氏私怀作志之美而嘉予之,皆非实也。此是对文中所用材料做的考证。又如晁错《论贵粟疏》中的夹批言:“《错传》言守边备塞、劝民力本二事,然则此篇与‘臣闻秦时’一篇同时上也,《汉书》以入《食货》,故传不载。亦可证贾生《太长息》之一在《食货志》内,为孟坚所分析尔。”此评语亦为考据言。除对题材、史料等进行考辩外,还有对写作时间的考证,如屈原《九章·惜诵》的总评曰:“此篇疑与《离骚》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