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

ID:12876435

大小:3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9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_第1页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_第2页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_第3页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_第4页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一、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概述—4二、民事审前准备程序阶段的事项和程序5三、关于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程序的探讨8内容摘要在民事诉讼中设置审前程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起到整理争点、固定证据、最大程度地获取证据资料,防止诉讼突袭的作用,从而结束无争议的诉讼程序,减少开庭审理案件的数量。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普通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活动充分、合理,诉讼主体就能全面了解案件情

2、况,收集到大量所需要的证据材料,深刻理解和把握双方的讼争观点,庭审工作就会顺利。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不充分,案件审理便可能拖延,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会损害民事诉讼的严肃性。合理的审前准备程序对于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具有显著作用,更有助丁-我国司法改革所追求的效率和公正目标的实现-关键词审前程序;证据;人民法院;完善一、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概述   (一)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含义和任务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进入开庭审理之前,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的总称。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一是深入、全面地了解案情;二是收集有关的证据材料和相

3、关信息;三是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焦点。   (二)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意义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普通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活动充分、合理,诉讼主体就能全面了解案件情况,收集到大量所需要的证据材料,深刻理解和把握双方的讼争观点,庭审工作就会顺利。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不充分,案件审理便可能拖延,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会损害民事诉讼的严肃性。合理的审前准备程序对于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具有显著

4、作用.更有助于我国司法改革所追求的效率和公正目标的实现。在审前程序中以程序规范和强制措施保证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之间能够充分地相互交换证据和诉讼主张,获取更多的证据,确定争点和审判对象,从而一方面避免诉讼上的突然袭击,另一方面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法官中立;此外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可以获得自认证据、事实和诉讼主张,从而在庭审中不再用辩论裁决,仅仅对当事人有争议的诉讼请求、证据和事实进行审理,进而有利于法庭集中和迅捷地审理,提高诉讼效率,减少或避免重复开庭和拖延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同时对于提高了解和把握案情的整个过程的效率性以及维护通过程序保障而获得的正当性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或冲突进行调整,使开庭

5、审理不至于形式化。(三)民事庭前准备程序不同于开庭审理的准备开庭审理的准备不同于民事庭前准备程序,它是开庭审理的预备阶段,具体是指在事先确定的开庭日期到来时,在正式进入实体审理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应当完成的准备工作。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开庭审理的地点。开庭审理一般在人民法院内的大小法庭进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2、公告开庭。对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3、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人民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前用传票传唤当事人。对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应当用通知书通

6、知其到庭。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外地的,应留有必要的在途时间。参见《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155条。4、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5、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二、民事审前准备程序阶段的事项和程序从诉讼主体来分析,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一)人民法院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事项和程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至第119条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事项和程序如下:1、在法定

7、期限内及时送达诉讼文书。这里所指的诉讼文书,包括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答辩状副本。法定期限是指收到有关诉讼文书5日之内。《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追加当事人。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3、告知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