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

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

ID:12880778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_第1页
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_第2页
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沂蒙山小调 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沂蒙山小调一、教材简析:沂蒙山,一块神奇的土地,一片文化的沃土。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在沂蒙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二千多年里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沂蒙山人用勤劳勇敢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千百年里,沂蒙山人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递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教材上竖笛练习曲《沂蒙山小调》主旋律和支声旋律的交换演奏形成两声部,4/4,G徵

2、调式,在C调上高八度演奏。学习中注意连音吹奏。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聆听范唱、欣赏视频熟悉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音乐形象,并通过学习背唱旋律,能用连贯的气息用竖笛吹奏本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连贯的气息用竖笛吹奏本曲教学难点:了解音乐背景。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竖笛人手一支,抄谱本教学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全运会沂蒙山小调DJ版.mp3听音乐进教室http://www.tu

3、dou.com/programs/view/Lh3Fx1dhkpg/?fr=rec1(1‘54“)二、竖笛基本练习1.连贯吹奏C大调音阶1234567高音123452.每音4拍,提炼骨干音1---2---3---5---6---3.吹出老师或同学随意点击的音符,要求匀称悠长。2-5-

4、3-5321

5、2-5-

6、653212

7、1-3-

8、2-4321

9、3521

10、2350

11、

12、三、视唱学吹《沂蒙山小调》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1.聆听彭丽媛http://mp3.

13、baidu.com/m?word=%D2%CA%C3%C9%C9%BD%D0%A1%B5%F7&f=ms&rn=&tn=leizhen&ct=134217728&lm=-1和着音乐节奏拍手律动。音乐的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要求吐奏清晰,气息连贯《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4/4拍。32.视唱曲谱。划拍视唱。2小节一换气。音乐书P38-393.由慢——快学吹乐谱。4.自由练习,教师巡查聆听指导并过关记录。四、音乐创作背景。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沂蒙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无私奉献、敢于胜利的沂蒙精神让世人为之动容。《沂蒙山小调》作者阮若珊就读过贝满中学与育英

14、中学,到抗大文工团后来到沂蒙山区。在一个小小的34人的抗大文工团,不到三年时间里,在没有一个音乐专业人才的条件下,她和李林创作出《跟着共产党走》和《沂蒙山小调》两首广为流传的歌曲,阮若珊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李林的才气再加上久鸣和沙河的激情,就是抗战史上的文化奇迹。五、拓展欣赏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韦友芹用她那甜润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又一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山东民歌”已蜚声国内外。《沂蒙山小调》歌曲由许多歌手演唱,较著名的有:1.彭丽媛版:  彭丽媛,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第

15、一位民族声乐硕士,是深受军内外观众喜爱的著名军旅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政府津贴”,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总政歌舞团艺术指导。  彭丽媛在1980年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时,以歌曲《包楞调》、《我的家乡沂蒙山》震动京城音乐界。最初演唱的歌曲就是《沂蒙山小调》。2.于文华,朱之文版:  2012年CCTV央视元宵晚会上于文华和朱之文重新演绎了《沂蒙山小调》。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0NTQ1NDg4.html(6‘)六、总结升华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的是以蒙

16、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井冈山、延安与沂蒙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后来,沂蒙曾被无数革命后人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歌颂沂蒙山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多年来已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激励着90万多费县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词曲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