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

ID:12899699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_第1页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_第2页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_第3页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_第4页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 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穗鬣叠薯_’l_誊j

2、l’j_l

3、I

4、蹲I;肇镬ll

5、

6、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郑乐央(乐清市柳市镇第二小学,浙江乐清325600)一,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些理念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过去的数学知识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等状况,有效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7、.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大有裨益,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所设计的情境往往”变味”,”走调”.走入了误区,致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二,情景呈现案例一:”人民币的认识”的导入(一上课,媒体演示小朋友明明购物的情境,然后定格在付钱的画面上)明明:阿姨.我买一枝自动铅笔要多少钱?‘阿姨:1元.明明:阿姨,给.(边说边递上1角钱)l2_6阿姨:小朋友,这不是1元钱呀!明明:啊……阿姨:小朋友,你要学会买东西,必须先得认识人民币才行呀!(板书课题引入)案例二:”分数的基本性质”情境创

8、设教师结合数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把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4分.分给猴甲1份.猴乙见到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份,分给猴乙2份.猴丙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l2份.分给猴丙3份.故事讲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的一样多.到底哪只猴子分得多呢?教师拿出教具(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猴

9、子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揭示课题.导人新课)三,案例反思数学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中来.就必须赋予这一情境一定的数学意义.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1.应创设出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买东西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一种生活

10、情境.案例一中.教师有意创设了购物场景.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如此创设一个引入”认识人民币”的生活情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它仅仅是教师用以引入新课的”工具”而已.事实上,一年级学生不可能不认识面值较小的人民币.这种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创设,无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又怎能成为数学问题产生的土壤?学生又怎能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呢?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如何能得到培养?这样片面追求教学场景的生活化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情境创设是要不得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钱也有不少的生

11、活体验.我们应努力打通数学与生活间的通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要创设出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学情境.2应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数学情境.目前.教师们都努力在生活这个数学大课堂中,采撷,提取数学素材.但一些情境创设丢教材与一边,脱离实际.如案例二中创设为解决配玻璃问题而必须学习求长方形面积来引入新课.这样的情境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生活中的配玻璃根本不是带着面积去配,丽是量出长与宽,这样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此是一.二是如果单从配汽车玻璃这一事例去分析,基于汽车玻璃的特殊性(材料

12、,形状等),生活中的汽车玻璃是现成的,只需根据其型号进行换置就行了.那么从这一生活实例引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是不合情理的.不能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因此,我们创设情境一定要尊重生活实际.不要认为地编造与生活不相符的书本数学.3-应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数学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逻辑思维较薄弱,学习动机以兴趣型为主要特征.因此对于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中高年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