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

ID:12917765

大小:510.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9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_第1页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_第2页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_第3页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_第4页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映渔连接桥行洪论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概述11.1河流概述11.2评价依据41.3评价河段范围与防洪标准51.4研究线路与工作内容52基本情况72.1建设项目概况72.2评价河段河道概况92.3现有涉河工程与本建设项目的关系113河道演变123.1历史演变123.2河道近期演变123.3河道演变趋势134行洪论证与计算144.1水文分析计算144.2壅水分析计算254.3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344.4河势影响分析385综合评价415.1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标准、管理的关系分析415.2映渔连接桥建设对河段泄洪的影响分析415.3映渔连接桥建设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425.4映渔连接桥建设对

2、现有防洪工程及其它涉河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435.5映渔连接桥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435.6映渔连接桥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435.7映渔连接桥建设对第三合法水事权益人的影响分析436防洪与补救措施446.1防洪措施446.2补救措施方案447结论与建议457.1河段河道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及河势稳定的结论457.2映渔连接桥建设对各方面影响的结论457.3建议45附图:岷江上游流域水系及工程位置……………………………………………附图1行洪论证评价河段范围及工程河段河势…………………………………附图2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

3、…………………………附图3最大流量散布图……………………………………………………………附图4悬移质颗粒级配曲线………………………………………………………附图5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附图6桥梁设计平面图……………………………………………………………附图7实测大断面资料……………附图8、9、10、11、12、13、14、15、16、17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附图18、19、20、21、22、23、24、25、26、27工程建设前后水面线………………………………………………附图28、291概述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位于四川省

4、汶川县映秀镇,距成都88公里,距都江堰市33公里。整个生产厂区分布于岷江及其支流数十公里区域内,总厂由映秀湾水电站、渔子溪水电站(一级)、耿达水电站(二级)和220KV二台山联合开关站共同组成,是成都地区的主要电源点之一。映秀湾水电站位于岷江上游干流,渔子溪和耿达水电站位岷江上游右岸支流渔子溪河上。三个电站均系低闸隧洞引水径流式发电站,除耿达电站是半地下式厂房外,映秀湾和渔子溪均系地下式厂房,共有11台机组,主设备29台,总装机容量为45.5万kW。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电总厂遭受到毁灭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近2.5亿元。其中映、渔、耿三站及

5、大坝严重损毁,二台山开关站全部毁坏,映秀地区的办公、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除备品车间结构严重受损外,其余全部倒塌。目前电站正处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映渔连接桥”为连接映秀湾电站厂房和渔子溪电站厂房公路上跨岷江的一座永久交通桥,该桥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满足两座电站运行期间人员物资交通运输的需要,属电站灾后重建项目之一。目前成勘院对该桥进行了初步设计。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防洪法》规定,在河道修建涉河建筑物,必须经过行洪论证,并经河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2009年12月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映渔连接桥”工程河段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

6、工作,以作为河道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依据。我院接受任务后,即组织水文、地质、测量、水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野外堪察,收集了水文、地质、社会经济、工程占用河道情况等基本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本工程开发河段的行洪论证与河势影响评价报告。1.1河流概述1.1.1自然地理概况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岷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东源出自弓嘎岭,西源出自朗加岭,两源于松潘县红桥关汇合后,45自北向南流经松潘、茂县、汶川县,至都江堰市分为内、外两江,穿过成都平原后在彭山汇合,继续南流至乐山接纳大渡河,过犍为纳马边河后至宜宾汇入长江。干流全长711km

7、,流域面积13.588万km2,落差3560m,平均坡降5.01‰。岷江干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乐山以下为下游。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流域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2°37′~103°58′,北纬30°50′~33°10′之间。流域三面为高山怀抱,北面和东东北以岷山为分水岭与白龙江相邻,东面和东南面以茶坪山、龙泉山为分水岭与涪江、沱江相邻,西北和西面以洋拱山、鹧鸪山、邛崃山为分水岭与大渡河相邻。岷江上游河长约340km,集水面积23037km2,河道平均比降约7.5‰。岷江上游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8、茂汶以上,新构造运动强烈,出露岩层以寒式径泥盆系砂岩和千枚岩为主。茂汶下,处于东北向的龙门山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