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

ID:12927510

大小:115.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7-19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1页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2页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3页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4页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遗--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答案解析:火灾的分类--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

2、火灾。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正确错误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引火源的定义: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3、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A)自燃点(B)闪点(C)自燃(D)燃点系统提示:正

3、确答案为[B]答案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4、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才能引起燃烧反应。(A)浓度(B)密度(C)强度(D)速度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5、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

4、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A)自燃点(B)闪点(C)自燃(D)燃点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D]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物质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下,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6、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正确错误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

5、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7、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正确错误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解析:火焰的颜色:  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颜色,磷和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硫黄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  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也有关。含氧量达到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火焰几乎无光。如一氧化

6、碳等在较强的光照下燃烧,几乎看不到火焰;含氧量在50%以下时,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光)的火焰;相反,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60%以上,则发出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8、热辐射在火灾处于()时,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A)初起阶段(B)发展阶段(C)猛烈燃烧阶段(D)熄灭阶段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答案解析:热辐射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热源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  受辐射物体同辐射源之间的距离越大,受到的辐射热越小。反之,距离越小,接受的辐射热越多。  当火

7、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9、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过程。(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D]答案解析: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0、利用破坏助燃条件的原理,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答案解析:防火的

8、基本原理和措施:原理: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措施:隔绝空气。如:1、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等;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运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4、隔离与酸、碱、氧化剂等接触能够燃烧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