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

ID:12937224

大小:1.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_第1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_第2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_第3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_第4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www.yhfabook.com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考纲要求]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知识讲解]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分类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2、)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相互关系图(3)总体特征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地质规律。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二、我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2)人均资

3、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特点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2)水能资源特点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紧张原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口剧增,经济发展,

4、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水污染解决办法兴修水库,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合理用水、合理调整水价防治和治理水污染6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www.yhfabook.com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地下水问题前面已讲,这里省略。(4)水资源短缺区:①西北内陆: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地表水、地下水。知道塔里木河、黑河的调水。②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水污染、浪费严重。南水北调。(5)主要水电站三峡葛州坝二滩龙羊峡李家峡万家寨小浪底岩滩大

5、化隔河岩五强溪湖北四川青海山西内蒙古交界河南广西湖北湖南长江雅砻江黄河黄河黄河红水河清江沅江(三)生物资源1、森林资源(1)特点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

6、济状况。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④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⑤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3、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4、自然保护区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

7、西双版纳。(四)土地资源(1)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2)分布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3)问题:①土地退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