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

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

ID:1298077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_第1页
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_第2页
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讨论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发展  【摘要】我国的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更是我国厚重历史文化的沉淀,本文对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木结构建筑的文化传承与推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在现代社会,我国传承和发展木结构的必要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文化;历史发展;创新  我国历史文化厚重,博大精深,建筑文化更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我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建筑与其文化仍是现代建筑界、文化界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在这个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是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发扬广大的关键时刻,因此,建筑从业者

2、们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现代科技完美的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  一、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史  木结构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在三千多年前,著名的三个文明古国中国、埃及以及希腊都分别出现了最早的木结构框架体系,这种结构形式以优秀的性能和美学价值被广泛推广应用。  在我国建筑文化及技术达到顶峰的唐宋时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已具有相当的标准化程度,唐朝时期所编制的《大唐六典》以及在北宋时期李诫所编制的《营造法式》等书,都系统的介绍了木结构建筑的相关技术及标准。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国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及技术标准被广泛传播到外国,例如今

3、天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西方的一些国家。  明清时期,我国的木结构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建筑领域瞩目的成就,建筑结构更为复杂多样,施工技术更为成熟规范,那个时期很多的木结构建筑都被完好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木结构发展史上永远的丰碑。最为著名的例如我国的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占地高达2377㎡,结构最高处达到35.5m,可谓气势磅礴、雄伟大气。即使在建国以后,森林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国还是建造了许多的木结构建筑,从而为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由于大跃进时代的滥砍滥伐,导致我国的森林资源大幅度缩减,我国在60年代开始逐步限制木结构的使用,因此,导致我国的木结

4、构建筑发展停滞约30余年,时至今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国家提出建设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下,木结构建筑完全符合节能、低碳的需求,因此,为满足这种市场需求,继续弘扬我国的木结构建筑文化,许多的科研机构及高校都开展了对于传统木结构、轻型木结构以及胶合木结构在结构体系和抗震减灾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对于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及时颁布了《木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修订稿等。从而满足我国木结构建筑在新时期下的发展需要。  二、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瓶颈  2.1对自然森林资源过于依

5、赖  在传统木结构中,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结构构件大、木料用量多等问题,而且由于木结构很多都是对原木直接利用,从而致使木材消耗巨大,浪费严重,这与我国节能降耗的政策相悖。  2.2木结构耐久性不强  现代人对与建筑外形及使用年限要求普遍较高,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由于结构形式以及所用材料的限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2.3施工技艺缺乏传承  由于在过去木结构的施工技艺普遍采用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传承,因此,木结构施工技艺得不到系统的推广和发展,从而导致,建筑文化失传的现象。  三、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推力  3.1新型木材的引用  现代木材笼统的可分为两类即胶合层积木以及结构复

6、合木材。其中结构复合木材又包括旋切板胶合木、层叠木片胶合木、平行木片胶合木、定向刨花板以及木质工字梁。  胶合层积木一般是将20--50mm的木板,在干燥后,使用环保型胶黏剂胶合制成。这种材料不但能保留实木的天然特性,还具有耐久阻燃、材质均匀、强度较高的优点,而且,更便于规模化生产。  旋切板胶合木一般是将2.5--6.4mm的旋切单板,通过顺纹组坯胶合制成,这种材料具有尺寸稳定性较好、强度较高以及材质均匀等优点,通常被用于民用建筑中的梁、柱等构件。  定向刨花板是将厂部大于30mm的刨花经过施胶后,分三层定向铺装再碾压制成。这种板材最早应用在北美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进入

7、我国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新型木结构材料的引用,为我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与动力。  3.2木结构建筑设计水平逐步提高  现如今,我国科研院所以及建筑从业人员,甚至普通百姓都越来越关注这种传统古老的建筑结构形式,并在民间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研发组织和研发队伍,同时,我国还组建相关的木结构研究部门与来自国外的相关组织进行技术性交流,从而促使我国的木结构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3.3和谐在我国建筑文化中的渗透  建筑文化能够体现建筑的品味以及内涵,我国传统木结构的文化思想能够适应并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