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

ID:12987066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_第1页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_第2页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_第3页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_第4页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棚陵譬院霉{《;}2ol1年第3期文化艺术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其音乐风格刘继平(皖西学院,安徽六安237012)摘要: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是l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的奠基人.罗西尼对意大利歌剧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写出咏叹调的华彩段落.改变了以往歌唱家为了炫耀技巧而随意改动旋律声部的现象.重视重唱,使之成为歌剧中最能表达音乐和戏剧要求的部分.在歌剧的管弦乐上,开创了”罗西尼渐强”,率先使用打击乐器等.罗西尼的创新精神在美声,罗西尼武终曲,合唱方面对后来作曲

2、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罗西尼;歌剧;创新;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11)03—0092—02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而意大利正歌剧却已走向穷途末路.这时候以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流派逐步崛起.罗西尼及其以后的多尼采蒂,贝利尼的歌剧音乐受到文学戏剧的均匀节奏流动的感染,显示出连贯性的特点.正是由于罗西尼的出现才挽救了颓废时的意大利歌剧,继罗西尼之后,经过多尼采蒂,贝利尼,l9世纪意大利浪漫歌剧终于在另一位歌剧大师威尔弟的手

3、中达到了光辉的顶峰.一,罗西尼歌剧的风格特征(一)民族音乐特色罗西尼以鲜明的意大利民族音乐特色,给面临衰落的意大利歌剧注入了勃勃生机.他的《丹科雷迪》中”我心激动”,《威廉?退尔》的渔夫歌等简直就是用民歌填词写成似的.意大利民歌常见的同名大小调的转换,由下行小三度和大二度构成的音调及充满活力的节奏型等,在他的歌剧中几乎俯拾皆是.(二)出色的即兴创作才华和喜剧因素罗西尼具有极高的即兴创作才华,既熟悉美声技巧又懂得剧场效果,因此他的作品既能让演员发挥特长,又能恰如其分地获得听众的欢心.即便是华彩乐段也不是单纯

4、地让歌唱家卖弄技巧,而是紧密地与剧情贴切结合.罗西尼的主要成就是喜歌剧.这些喜歌剧的故事内容大多肤浅,轻率,带有即兴的特点,然而由于它们的剧情生动,富有讽刺幽默意味,而作曲家又能在其中加入正歌剧的因素,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它们的情趣.同时,他也能以喜歌剧的因素丰富正歌剧,使其音乐诙谐流畅,开阔爽朗,又有很多轻快花哨的装饰,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罗西尼的创新1.咏叹调早在十六世纪,意大利入就以他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培养优秀歌唱家的摇篮,这些都为十七世纪歌剧的诞生和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5、歌剧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声唱法形成的,在当时歌剧中发展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歌曲形式是Daeapo咏叹调(由两段体组成并形成对比,结尾时重复第一段).演唱者一定要严格的遵守这一模式,只有在即兴演出时才能给生硬,死板的形式注入新的活力.以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在写作咏叹调时,仅仅是勾出旋律的主要轮廓,而让歌唱家在表演歌剧时,随个人的兴趣和才能即兴自由地发挥.罗西尼取消了歌唱家们这些历来享有的特权,使作曲家们从过去的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罗西尼在歌剧的总谱上,确立了所有的装饰音,花腔过渡句,歌唱家必须按照总谱的要求来演

6、唱,不能为炫技而随意更改.在他的作品中写了很多华丽的唱段,但他也十分了解并尊重当时观众的趣味,对意大利人渴望美声技巧的传统习俗非常通融,在咏叹调或重唱的卡巴来塔(ca—baletta)部分地允许歌者加花发挥.他为演唱者创作了较多自由的空间,但是这种空间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一定要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为目的.2.重唱重唱(Ensemble】的形式很少出现在意大利的古典歌剧中,即使在歌剧舞台上出现,可做的事也不多,而剧中的人物都是按歌剧中的身份和角色,在舞台上的某个位置也是固定的,这种没有创新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意大

7、利歌剧的不断没落.莫扎特为古典意大利歌剧的重唱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罗西尼深受莫扎特的影响,并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风格特点.例如,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终幕的暴风雨过后三重唱(第十八分曲),体现了一种多主题赋格式的结构.每~句都有自己的答句,整个乐曲由~连串的应答构成.三重唱之前的宣叙调,交代了情节的发展.第一和第二主题由罗西娜首先呈示,答题是伯爵的演唱,费加罗在一旁插嘴与旁白,二段的末尾三人以花腔的形式结合起来.第三主题是一个欢快的歌,伯爵首呈,与前两段不同,主答题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音色交替,而是音

8、色的叠置,当费加罗继罗西娜的答题之后进入时,已是三部重合.这样就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每一个戏剧发展环节上不同角色的各样心情,而不同的主题又多侧面地揭示了人物心境的层层推进.伴随着罗西尼创作思想的不断成熟,他对重唱越来越重视,并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他转变了重唱的角色位置,把重唱角色由原来的旁观者收稿日期:2011-02—29作者简介:刘继平(1973一),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及音乐教育.一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