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段线路工安全试题3

铁路工务段线路工安全试题3

ID:12987913

大小:3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0

铁路工务段线路工安全试题3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铁路工务段线路工安全试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入路新工定职安全补考复习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新工人、临时工必须提前进行,并经考试合格,未经安全技术教育或经教育但考试不合格者,不得。2、现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使用和安全防护用品,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品、工具及测试设备。运输生产单位的现场作业人员严禁穿,以防扭伤3、接班前要充分休息,严禁,接班前饮酒的,应其工作。4、严禁在钢轨上、枕木头、道心坐卧、站立或在避雨、乘凉、休息。严禁机车、车辆,以车代步。5、轨道车驾驶、大型养路机械驾驶和操作、钢轨探伤、钢轨焊(熔)接工作及特种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6、行走桥梁、隧道内时,要拉开适当距离,并带足设备,来车前应迅速分散到就近避让列车。7、季遇有雷雨天气,要避免在接触网下行走,并在桥涵下、树下、屋檐下或高大建筑物等场所下避雨,以免造成雷击伤害或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河塘、水库的处所,职工下河洗澡或戏水,防止淹溺发生。8、道车驾驶、大型养路机械驾驶和操作、钢轨探伤、钢轨焊(熔)接工作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9、运钢轨、轨枕、岔心等笨重物体,要统一,协调配合,呼唤应答,统一动作,同

3、起同落,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防止10、西安铁路局防止从业人员伤亡措施》中规定:横越停留车辆时,严禁,应从车门处、通过台、车钩上越过或在停留车辆两端6米以外绕行,并要防止提开车钩,注意来车。11、机切割钢轨时,其他人员应远离锯轨机,防止锯片破碎伤人。12、从事轨道车驾驶、大型养路机械驾驶和操作、钢轨探伤、钢轨焊(熔)接工作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为保证人身安全,《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米,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开来的

4、列车。A、4B、5C、62、工务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  )以上的距离。A、1mB、1.5C、2m3、当允许速度Vmax≤120km/h时,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小于(  )。A、2mB、2.5mC、3.0m4、氧气瓶和乙炔瓶共同使用时,两瓶相距距离必须在()米以上。A、2B、5C、65、在道岔转辙部分和绝缘接头处,有影响信号的作业,必须有()人员配合方可施工。A、供电B、电务C、车务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天窗”点内未完成的施工项目消点后可继续进行。()2、封锁点结束后,在有防护

5、员的情况下可以道上推运笨重料具、机具。()3、搬运混凝土轨枕等笨重路料跨越线路应在“天窗”点内进行。()4、“天窗”点内未完成的施工项目消点后可继续进行。()5、上道进行设备检查时,不必设现场防护员()四、简答题(共10分)1、抬运钢轨、轨枕、岔心等笨重物体有什么要求?2012年入路新工定职安全补考试题标准(3)(本标准仅供阅卷评分用,100分为合格)1.错别字不扣分;2.含有相同步不扣分。一、填空题(每空分,共60分)1、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教育或技术教育);上道作业2、劳动防护用品(劳保用品);高、中跟鞋3、严禁(不得

6、或严禁);立即停止(不得或禁止)4、车底下;扒乘5、专业培训(岗前培训或技术培训)6、或避车洞(避车设施)7、不得(严禁或禁止);禁止(不得或严禁)8、专业培训(岗前培训或技术培训)9、指挥、伤人(摔伤、绊倒等)10、钻车;邻线11、两侧12、专业培训(岗前培训或技术培训)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B2、C3、A4、B5、B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2、√3、×4、×5、√四、简答题(共10分)答:抬运钢轨、轨枕、岔心等笨重物体,要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呼唤应答,统一动作,同起同落,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

7、物,防止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