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ID:13005502

大小:2.1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7-20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2页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3页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4页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相应章节加入收藏规范号DB11/891-2012目录 前言1总则2术语、符号3建筑热工设计4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5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设计6电气节能设计附录A面积、体积的计算和朝向的确定附录B居住建筑节能判断文件附录C外墙和屋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附录D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附录E外窗热工性能附录F管道绝热层最小厚度和最小热阻本标准用词说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Resid

2、entialBuildingsDB11/891-2012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3年01月01日前言  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在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6)的基础上,按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总结工程经验,

3、并经专家深入论证,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修编。  本标准在修订中提高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的标准,加强了对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增加了给水排水和电气专业系统设计内容。本标准还附有若干节能设计判断文件、建筑热工和管道保温计算、外窗热工性能等资料。  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

4、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所(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联系电话:88042132)。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北京清华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易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圣戈班玻璃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敏生、万水娥、夏祖宏、刘杰、贺克瑾、吴晓海、周辉、董宏、王祎、燕达、刘烨、张野、鲍

5、宇清、周宁、刘铭、刘瑞萍、何庚中、佟立志、赵志军、田辉、刘越、钱文森、杨理南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蔡敬琅、曹越、李宁、刘月莉、刘振印、罗运俊、王根有、翁如壁、吴德绳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改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下列情况:  1住宅、集体宿舍、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等以

6、供暖能耗为主的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2住宅小区和以住宅为主的建筑群的集中冷热源、供水和供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3未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农村自建住宅,参照本标准执行。1.0.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遵循本标准,通过以下途径降低建筑物能耗:  1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严格控制建筑物冬季耗热量指标。  2通过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源效率和输送效率。  3通过建筑遮阳和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有效控制夏季的空调能耗。  4通过给水

7、排水及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物给水排水、照明和电气系统的用能效率。1.0.4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0.1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2/m3。2.0.2窗墙面积比(M)windowtowallratio  某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是该朝向外窗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包括外窗面积)之比(M1)。开间窗墙面积比是房间的窗

8、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M2)。2.0.3建筑遮阳solarshadingofbuilding  采用建筑构件或安装设施以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措施。2.0.4活动外遮阳装置activeexternalsolarshadingdevice  简称活动外遮阳。安设在建筑物室外侧并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调节尺寸、形状或遮光状态的遮阳装置。2.0.5中间遮阳装置middlesolarshadingdevic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