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湾中台禅寺记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

ID:13010774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_第1页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_第2页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_第3页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_第4页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台湾中台禅寺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游台湾中台禅寺记——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杨俊一、“禅悦”汽车在逶迤连绵的山谷盘旋,我们正驶向埔里的中台禅寺。车窗外细雨菲菲,暮霭沉沉之中,依稀可见远山如黛,而近景却是山道弯弯边大片修长的槟榔树。时常听人说,旅游是一个神话破灭的过程,因为当你身临其境那些被文人骚客渲染过的景物时,意念中的那些充分诗意的遐想在实物面前开始褪色,用镌刻在黄山始信峰上的那句话就是——“原来如此”。这次到台湾也是这样的一个心路历程,譬如说此刻窗外的蜿蜒的山道和路边的房屋,就全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个富庶的岛国的气派,我所生活的江浙一带似乎也不逊色多少;而这些槟榔树也一点不像邓丽君传唱全国的名谣《采槟榔》:“高高

2、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因为这槟榔树太细,不堪攀爬,那槟榔果不尝也罢,初尝还真得难入喉……熟视无睹的景色,于是没有了泛滥的遐想,当然也无所谓什么失落和惆怅,这样,心情反而有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坦然和淡然。没有新鲜感情况下的感官慢慢开始疲惫,思维也渐入麻木、混沌。时空在这种“不知不觉,无喜无悲”变幻。也许是过了许久,也许是就在刹那间,喧哗声蓦然四起,有朋友兴奋地说:中台禅寺到了。如走入一间漆黑的大厅,灯光的打开一下子融化所有黑暗一样,我的神情也骤然激活。忽然间有些憾意:禅寺是到了,可是“禅”却走了9——那悠长而又瞬间的上山过程,我的浑然不觉的,不就是近乎“禅”所讲

3、求的“对境无心”,“无住为本”吗?现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激活,一触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便是攀缘的颠倒、取舍和迷失。“心生,种种法生”。此时,纵在禅寺,但为妄想烦恼所遮,与“禅”而言,“犹如浮云覆日,不见光明。”二三教合一停车场三面被杂花生树簇拥,正前方是一面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中台禅寺的寺训:“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这个“中台四箴行”颇有儒家文化的味道,儒学大宗师孔孟正是从“仁”出发,力倡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弟等。与“中台四箴行”如出一辙的训诫在大陆的儒学书院的廊壁上倒是常常见到。当然,“中台四箴行”并没有脱

4、释入儒,因为中国的佛教(禅宗是代表性教派之一)早已经是儒、道、释三教合一了。该因自印度产生的佛教自东汉东渐,影响日隆,但不同于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中华文化由于自根自长,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佛教文化到中土,自然受到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过滤和融合,儒、道、释三教的互相交流、渗透、吸收,导演出一幕华美的的千年绝唱。儒家的宋明理学就有融佛摄佛思想,其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的“心性”学说,以及修行方法上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而佛教吸收儒学思想,在“中台四箴行”上就有淋漓尽致的表现;至于佛教吸收道家思想,方家多有论及,我甚至觉得,慧能所开创的“

5、顿悟”9派禅宗,或许受老庄的影响不亚于印度佛教,每次看老庄就惊讶于他们思想与禅宗的渊源之处,譬如老子描述的“道”,庄子所云的“无”、“气”、“齐物”、“同一”、以及“离形去智”而达到“坐忘”、“心斋”的“体道”境界,的确与禅宗情同连理。游中台禅寺,印证三教如此渊源,继而更认识我中华文化如此之生命力、包容性和博大浩阔,不亦乐乎!三、禅寺观感其实下车时,停车场周遭的景色并无奇特之处,然而,刚一转身进入停车场一侧大门,跃入眼帘的,是一所耸入云巅、金碧辉煌、融中西工法的建筑群落。禅寺的主体建筑是一幢独立大楼,仿佛金字塔形态,又像气派非凡的西式现代城堡的,从中心主轴三身佛殿直至金顶,象

6、征着“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主轴两侧的大、小天梯与菩萨殿,则表征着佛祖本着不忍众生苦的慈悲,一步一脚印地“广行万行”,终至圆满的“因次第尽”的渐修精神;建筑群落边的华林苑、鹿野苑等园林,曲径通幽,花木茂深,也都是将艺术、学术、宗教和文化融为一体的典型的佛教丛林的风格。驻足山门,赞叹这个糅合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方的伟大建筑群落时,不禁油然而生敬意。见过许多帝王将相的宫殿和寝陵,但气魄还真的难以企及中台禅寺,看来,用武力和谋略赚来的权威终究不及信仰的力量。沿斜坡拾级向上,到了整个寺庙的正前方。正对着的是三个大门,中间的较宽,两侧较窄,却也是极开阔的。我辈乃是红尘中的凡俗

7、之辈,自然须从侧门登堂入室了。进入寺庙,9墙壁和地板都用大理石铺设,基调是浅玫瑰色的。前厅供奉的袒腹笑口的弥勒佛金身塑像,与其它地方所见笑佛一样,这尊笑佛也是循“慈颜善笑,大肚能容”的意境布设,但此笑佛有两处奇特:其一是一般造型皆将布袋置于肩上,而这尊菩萨则把布袋踏在脚下,更让人有种“放下包袱,无牵无挂”的自在感受;再者就是中台禅寺这样把弥勒佛置身于大雄宝殿的前正厅位置,如此礼隆,很别具一格。传说弥勒佛曾经化为“布袋和尚”来点化世人,这个“布袋和尚”据说就是五代时期以后出现于江浙一带的契此和尚,而经台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