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客运站设计说明

xx客运站设计说明

ID:1305232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xx客运站设计说明_第1页
xx客运站设计说明_第2页
xx客运站设计说明_第3页
xx客运站设计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xx客运站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凯里公路枢纽城南客运站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依据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交通局文件(州交运[2002]第29号)《关于凯里城南客运站建设工程申请立项的请示》2、贵州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文件(省运管[2002]建21号)《关于凯里城南客运站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意见》3、贵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黔计基础[2003]14号)《关于凯里公路枢纽城南客运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4、凯里客运公司提供的《凯里城南客运站设计要求》、《凯里城南客运站规划用地红线图》及用地1:500地形图。5、《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

2、GJ60-89)二、设计指导思想(1)按照“统一规划,超前性,布局、造型合理,新颖适用”的设计原则。(2)严格遵照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要求,结合凯里城南客运站的区域环境和特定地段进行总体设计,创造性地充分体现交通建筑的性格特征和时代精神。(3)按凯里公路枢纽总体规划的要求,该站的规模按一级客运站的要求进行设计。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车流和货流的进出站路线,确保旅客安全、快捷、方便地乘车。(4)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该客运站按大站场、小站房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5)按有关要

3、求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及投资,以利于分期实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三、总平面设计1、场地概述凯里城南客运站位于凯里市开发区G320国道南侧,原永丰公司砖厂位置。整个场地地形呈南高北低,场地内最高点与国道高差为24米。用地范围内已有部分山体被开挖作烧砖用,其余山体保存完好,种植有农作物。2、功能分区与建筑布局以凯里市总体规划要求为依据,结合坡地地形,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内部联系方便。现有场地分为一、二期工程两块用地,做到一次总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根据当地规划部门提供的凯里新

4、区规划设计,城南客运站用地范围的四周将改建和新建四条道路,将客运站四周围合。北侧为即将改建拓宽为50米宽的G320国道,客运站东、西、南三侧为新建20米宽道路。道路的形成为车站车流进出及旅客的集散提供必要的条件,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期工程整个场地根据功能用途分为三部分,由北至南分别为站前广场、主站房和停、发车场。一期用地临G320国道一侧宽为228米,由于国道扩建后将成为凯里新城区的主要城市主干道,所以主站房将沿国道布置。主站房前结合市政绿化用地设置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为3000平

5、方米,成为防止旅客进出车站人流过大,对城市交通造成阻碍的缓冲带,也为装点美化城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主站房结合站前广场及地势、地貌进行布置。停、发车场为主要用地,除设置停车位外,检修车间等功能用房也设在这里,它同二期用地相连,为今后车站扩大提供发展空间。3、交通组织设计及停、发车场布置场地西侧20米宽的道路一侧开有一专为进站车进站用的通道,进站口道路宽12米。出站口设在G320国道上,专为车站内出站车用,道路宽为12米。进出口道路分别设在主站房两侧,使进出车辆互不干扰,车辆在车站内的行

6、驶线形更加合理,更为流畅。室外洗车台、安检台及检修车间按流程进行线型布置,设在停车场南侧。停、发车场设在主站房南面,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共设155个停车位。4、消防设计本工程属一类一级防火工程。整个场地有四个车辆出入口,车辆已按规范要求设计为分组停放,并按规定距离设置室外消火栓,建筑物间距亦满足消防要求,建筑物消防均按规范要求布置登高面。5、站前广场主站房站前广场由市政绿化用地、硬质铺地及休闲广场三部分组成。休闲广场为市政绿化用地和硬质铺地的过渡。硬质广场为旅客进入主站房的主要集散广场。休闲

7、广场为旅客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6、竖向设计由于用地范围处于坡地上,为避免过多的土石开挖,更好的结合地形地貌,将整个场地设为三个地面标高。G320国道与站前广场为第一标高,一期工程的整个停车场地为第二标高,高出第一标高4米,第三标高为二期工程用地,与场地南侧道路标高齐,高出第二标高8.4米。7、保护及卫生(1)、对回填区域作环境绿化,增加城市绿化层次。(2)、停车场由南向北设1.5%的排水坡,场地内的水进入排水管后与城市市政排污管网相连。污水排至规划道路,接市政排污管网。(3)、生活垃圾统

8、一收集,由服务性出口集中外运。四、主站房建筑设计方案1、平面、空间布局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及相临道路环境,将主体置于场地前区,同时退出充足的场地以结合城市绿地设计。单体在沿主干道方向采用连续弧线将建筑主体融合于整体场地环境中,同时用整片玻璃幕墙将主体虚化,转角处用弧形与城市绿地相呼应,以体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2、内部空间建筑处理该方案为大空间网架结构以候车大厅及售票厅为中心,局部办公部分为三层,办公部分别位于主体东侧,西侧为客运服务厅、设有小买、医务、母婴候车等,该方案建筑面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