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ID:13057887

大小:45.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0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3-1.1、编制依据及目的-3-1.2、使用范围-3-1.3、工作原则-3-第二章工程概况-4-2.1、工程简介-4-2.2、建筑设计简介-4-2.3结构设计简介-6-第三章施工部署-7-3.1、成立组织机构-7-3.2、应急小组职责-7-3.3、应急物资准备-8-3.4、空气污染指数等级划分及响应级别-8-第四章重污染天气防治应急措施-8-4.1重污染天气的防治措施-8-4.2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10-第五章重污染天气相关知识-13-5.1重污染天气的形成-13-5.2重污染天气的危害-13-5.3如何理解空气质量指数-14--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及目的根据北京市雾霾划分等级,我项目特制订此应急预案。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同时加强我项目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减少粉尘飞扬;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保障空气质量,减少施工各类污染排放,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相关法规、条例序号名称备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实行(HJ633-2012)5《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6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京政发(2017)27号7京建发(2017)405号-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2017年修订通知》1.2、使用范围本预案的编制针对于2#楼(研发实验办公楼)等4项(医药科技中心项目)1.3、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及时响应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建筑设计简介2.3结构设计简介第三章施工部署3.1、成立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应急小组组长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响应组信息传递组-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3.2、应急小组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项目部应对雾霾天气,应急工作迅速作出判断,下达应急指令;同时以最快方式向单位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2、信息传递组:发现有关部门公告的雾霾预警信息,负责雾霾天气通讯联络,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与业主监理沟通。3、宣传教育组:负责雾霾的危害及健康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4、应急响应组:在北京市建委及相关部门起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时,负责现场应急响应,跟踪应急处理情况,具体落实项目部雾霾天气应急响应工作。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处理完毕后,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修订文件。5、后勤保障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购买防护用品等。如员工发生有重度因雾霾引起的疾病,安排车辆及时送医院救治。3.3、应急物资准备1、应急措施材料准备防尘网10000m2,洒水车一辆,相关的人员防护用品50套(防护口罩、手套、等)。2、应急救治器材准备应急车辆一台、防雾霾口罩100个、空气净化器一个、氧气袋一个、担架两个。3.4、空气污染指数等级划分及响应级别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分级方法,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统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有关规定,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一)蓝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4小时均值,下同)>200将持续1天(24小时),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黄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三)橙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3天(72小时)及以上,且预测日均值>300,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四)红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时;或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时。第四章重污染天气防治应急措施4.1重污染天气的防治措施4.1.1施工现场治理1、扬尘控制措施本项目在开工初期确保临时环状道路全部硬化,采用混凝土铺设;对于现场其他土壤裸露场地,进行绿化或覆盖。对临时道路设专人负责每日洒水和清扫,保持道路清洁湿润。(1)、土方开挖、回填土产生扬尘控制措施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或车辆洒水降尘,挖运土方车辆经过的场内路线和回填土作业时有专人清扫、喷洒防扬尘措施,在4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开挖。(2)、现场裸露地表扬尘控制措施尽量增大现场道路硬化、绿化面积、未硬化绿化的部分可覆盖一层防尘网、禁止浮土露天。(3)、土方堆放产生扬尘控制措施现场一般不堆放土方,如需要堆放时,采取覆盖、表面临时固化及时淋水降尘控制措施。(4)、车辆运输产生扬尘控制措施散料运输: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严禁凌空抛洒并及时清运。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松散型物料运输与贮存,采用封闭措施;装运松散物料的车辆,应加以覆盖(盖上苫布),并确保装车高度符合运输不遗洒;在施工现场的出口处,设车轮冲洗池,确保车辆出场前清洗掉车轮上的泥土;设专人及时清扫车辆运输过程中遗洒至现场的的物料;松散的易飞扬的物料(外加剂、白灰)均采取封闭式贮存措施(袋装、进库)。-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5)、特殊工艺扬尘控制措施地基处理、基础垫层、回填土等需使用石灰时,其堆放地应封闭或有良好覆盖。现场施工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同时大风时禁止搅拌作业,必须进行作业时采取有效的围挡和降尘措施。(6)、现场垃圾扬尘的控制措施应将清洁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建筑垃圾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指定响应控制指标。施工现场的垃圾站应定时清理,并有封闭措施,清理建筑物内垃圾时在装卸等环节中,应尽量减少扬尘和遗洒。(7)、作业面及外脚手架扬尘的控制措施施工中采取周边封闭措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及时对外脚手架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垃圾装袋运至垃圾存放处,禁止高空抛掷。2、废气排放控制措施(1)、各种施工机具和车辆废气的控制措施施工机械应加装烟气处理装置,并对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废气的排放量。(2)、食堂废气排放的控制食堂安装除油烟装置,做到定期清理排烟系统,确保除油烟设备正常使用。(3)、有毒有害气体挥发的控制措施在防水、装修、防腐施工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如油漆、稀料、各种胶等,设置专门地点储存,要有密封防泄露措施。尽量减少挥发,严禁遗洒。4.1.2人员防治措施1、外出戴口罩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2、雾霾天气尽量少开窗,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3、饮食清淡多喝水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4.2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根据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健康防护引导、倡议性减排和强制性减排措施。对因沙尘暴形成的空气重污染,按照《北京市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执行;对因臭氧引发的空气重污染,及时发布健康防护提示。(一)蓝色预警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减少户外活动。(2)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2.倡议性减排措施。(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2)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4)拒绝露天烧烤。3.强制性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1)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清扫保洁作业。(2)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施工作业。(二)黄色预警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2)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活动。(3)环保、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各区政府分别按行业和属地管理要求,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2.倡议性减排措施。(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2)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4)拒绝露天烧烤。(5)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3.强制性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1)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2)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3)对纳入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期间制造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三)橙色预警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2)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课程和活动。(3)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防护宣传和就医指导。2.倡议性减排措施。(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2)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4)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5)企事业单位可根据空气污染情况实行错峰上下班。3.强制性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1)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2)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3)在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基础上,国Ⅰ和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含驾校教练车)禁止上路行驶。-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4)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清洁能源汽车除外)。(5)对纳入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期间制造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6)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四)红色预警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2)室外执勤、作业等人员可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3)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防护措施。(4)医疗卫生机构组织专家开展健康防护咨询、讲解防护知识,加强应急值守和对相关疾病患者的诊疗保障。2.倡议性减排措施。(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2)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4)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在确保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效率。(5)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6)企事业单位可根据空气污染情况采取错峰上下班、调休和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3.强制性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1)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2)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3)国Ⅰ和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含驾校教练车)禁止上路行驶;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含驾校教练车)按单双号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4)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清洁能源汽车除外)。-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5)对纳入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制造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6)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7)协调加大外调电力度,降低本市发电负荷。第五章重污染天气相关知识5.1重污染天气的形成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5.2重污染天气的危害1、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2、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已经成为生物圈“杀手”。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在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大气污染以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特别是PM2.5粒子产生的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和生活,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3、雾霾灾害,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是全人类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5.3如何理解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10-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六项。空气污染指数,也被称为API(AirPollutionIndex的英文缩写),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在我国,API是根据1996年颁布的空气质量“旧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制定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评价指标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污染物。从2011年末开始,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市民的实际感受与API显示出的良好形势反差强烈,呼吁改进空气评价标准的呼声日趋强烈,也是从那时起,原本生涩的专业术语PM2.5逐渐成为“热词”。灰霾的形成主要与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关。为此,空气质量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在2012年初出台,“污染指数”变成了“质量指数”。在API的基础上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3种污染物指标,发布频次也从每天一次变成每小时一次。-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