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

ID:13069366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_第1页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_第2页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_第3页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_第4页
资源描述:

《孙云晓: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揭示“男孩危机”呼吁“拯救男孩”记者:孙老师,看了你写的《拯救男孩》一书,人们不禁发问男孩到底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要拯救呢?孙云晓:很多朋友对我写出新书《拯救男孩》感到意外,因为谁都知道中国具有重男轻女的强大传统,男孩地位很高,还需要什么“拯救”吗?可是,在我看来,男孩危机日趋严重,正在使中国失去一代男人,而最为可怕的是,人们很少意识到或根本不相信男孩危机的存在。这就是我写《拯救男孩》的动机和出发点。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男孩成长问题的?你写这本书的真实用意又是什么?孙云晓:我写《拯救男孩》这

2、本书并非一时冲动,更谈不上什么哗众取宠。早在20多年前,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已经和同行们感受到许多男孩很脆弱,偏向女性化,也很容易受到伤害。1986年,我在《儿童文学》发表了报告文学《“邪门大队长”的冤屈》,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故事。这是河南潢川一个五年级小学男生的故事,完全是真实的。但是,我那时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对事情背后的原因还想不清楚。直到做了多年的少年儿童研究之后,我才下决心用大力气揭示男孩成长危机。因此,我与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组成课题组,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精心研读,并且对许多

3、数据进行了重新统计和比较,最后结合鲜活的案例和个人深切的体验,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笔法写出了《拯救男孩》这本书。记者:《拯救男孩》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呢?孙云晓:其一、不要把男孩暂时落后的特点当成缺点。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事实上,父母们拔苗助长的这些做法,对于男孩来说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或许会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其二、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是生

4、理发育迟缓所致。在《拯救男孩》书中,我们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四大危机,而其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机,简言之,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男孩在学校,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子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这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三、“护根”还是“拔根”等于说是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压抑男孩

5、需求的教育模式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应试教育更是将其推向了极致。如教育学博士后李敏所说,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学习的奴役而伴生的游戏的缺位,是学生最不幸的“拔根”状态。2“拯救男孩”剑指“应试教育”记者:你认为男孩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化解或克服这种危机呢?孙云晓:毫无疑问,男孩危机不仅仅是男孩教育的危机,而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危机。当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严重扭曲学校教育方向而难以一时改变的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变得格外重要了。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6、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种“护根”的教育;如果父母信奉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种“拔根”的教育。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父母变成了“教育狂”,如全国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达到前15名,为此目标给孩子报的补习班占满了节假日,导致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而睡眠不足。记者:你提出“放养男孩”这个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你认为这样做切实可行吗?孙云晓:我认为,在男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尊重他们的天性,改变传统的培养理念同样至关重要。家庭如果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努力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所弥补,

7、家里如果有一个男孩子,从学校接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回屋写作业,第一件事先去玩一小时。男孩子运动需要更高,因此明智的父母他会把孩子从学校接回来以后,先找一个公园或者一个场所,让孩子去跑跳玩上一小时然后再回家,我认为这是明智的做法。小男孩具有爱蹦爱跳、喜欢动手、喜欢实践的天性,对男孩应该有不同于女孩的教育方式,要给男孩充分的运动机会和时间,从他们生长发育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才能够发挥男孩的天性,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3男孩女性化并非夸大事实记者:我们在做“拯救男孩”系列报道中,有家长和教育学家认为男孩的女

8、性化问题,只是个别现象,而你将此事放大成了社会问题,对此你如何看待?另外,你提出了男孩女性化的问题,那么,对于女孩男性化的现象你又如何看待?孙云晓:对于男孩女性化被人为的放大一说,我也有所耳闻,我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行探讨。我提出拯救男孩的观点,是因为男孩危机是一个特别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所以才强调“拯救”。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男孩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刚强和坚韧的特点,充满阳刚之气,猛一下提出“男孩危机”而且要“拯救男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