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

ID:13075897

大小:463.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20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_第1页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_第2页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_第3页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_第4页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辽宁工业大学交流调速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81班学号:080302023学生姓名:周丹锋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学号080302023学生姓名周丹锋专业班级自动化081班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SPWM脉宽调制的电机恒压频比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以电机恒压频比作为被控对象,采用8位单片机作为计算机控制核心,实现正弦脉宽调

2、制信号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包含:1.电机速度为给定信号;2.恒压频比数值为220V/50HZ。3、给出电机速度、频率、电压的对应表,选择一定数量的频率点,完成SPWM调制比、载波比等数值的计算;4、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选择可以生成SPWM波形的驱动芯片,完成单片机与SPWM芯片之间的接口连接。5、绘制系统的结构框图、硬件电路图、软件流程图以及部分程序。6、要求认真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所设计的内容要求正确、合理。进度计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确定系统的组成(1天)(2)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1天)(3)系统硬件电路设

3、计(3天)(4)系统软件设计及实验研究(3天)(5)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2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论文质量:答辩: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成绩:平时20%论文质量60%答辩20%以百分制计算V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摘要本设计是一种基于SPWM设计电机恒压频比调速的方法。系统主要包括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主电路采用IPM智能功率模块作为电机的控制。控制电路由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和SA4828三相SPWM产生器及少量的扩展外围芯片构成,充分发挥其控制电路简单、控制方式灵活、输出波形优点多的特点,结合相应的软件,实现电机的

4、调速要求。其中主要内容包括:SA4828的特性介绍及变频系统的主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速度检测、调速系统及软件编程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系统实现了变频调速的全数字化控制,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关键词:SPWM;AT89C51单片机;SA4828V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1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22.1概述22.1.1交流调速系统22.1.2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22.2系统组成总体结构32.2.1模块结构32.2.2硬件结构4第3章硬件设计53.1单片机设计53.1.1主要特性53.1.2管脚说明53.2SPWM发生模块73.2

5、.1SA4828的引脚及其功能73.2.2SA4828内部结构93.3其他硬件模块103.3.1驱动模块103.3.2A/D模数转换模块11第4章软件设计13第5章系统测试与分析/实验数据及分析165.1SPWM调制比、载波比等数值的计算;165.2恒压频比控制下的机械特性165.3仿真模型175.4仿真结果185.5SA4828初始化程序19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22参考文献23V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工程上往往根据电动机电流形式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交流电力拖

6、动免除了改变直流电机电流流向变化的机械向器——整流子。20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许多传统的由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拖动的工业设备改由交流变额调速系统拖动,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系统的维护费用。随着变频调速应用的日益广泛,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不仅对变频调速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控制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对系统的

7、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对系统的抗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并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在交流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它的调速性能与可靠性不断完善,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变频调速节电效果明显,而且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深受工业行业的青睐。交流变频调速的优异特性:调速时平滑性好,效率高。低速时,特性静关率较高,相对稳定性好;调速范围较大,精度高;起动电流低,对系统及电网无冲击,节电效果明显;变频器体积小,便于安装、调试、维修简便,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在恒转矩调速时,低速段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大为降低。交流电动机因其结构简单,运行可

8、靠,价格低廉,维修方便,故而应用面很广,几乎所有的调速传动都采用交流电动机。尽管从1930年开始,人们就致力于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然而主要局限于利用开关设备来切换主回路达到控制电动机启动,制动和有级调速的目的。变极对调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