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doc

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doc

ID:1307742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0

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1页
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细微处着眼,促学生的养成教育【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从教这些年来,坐下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特备是班主任工作心中颇有感慨。有经验之收获带来的喜悦,也有工作之失误带来的郁闷。总之酸甜苦辣各有其味。经过这七年的班主任生活我也逐渐爱上了这一行,并乐在其中。同时也收获了些管理经验。下面是我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一点个人观点。“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优良学风、高尚品行和健康心里以及人文素养。抓好养成教

2、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课堂上认真听讲。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07级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很多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没有形成。这在工作上带来

3、了一定难度。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工作。高一学生在入学后,先从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入手,从集体生活观念和个人生活规范抓起,使学生很快能够适应集体和班级生活。举两个简单的小例子,教室后面有一个垃圾筐,用不了一天就满满的了很不协调。为此我专门开了个小班会,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垃圾袋放到课桌底下,有垃圾后利用上厕所的机会顺手扔到垃圾道里,并教育学生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并建立了适当的奖惩机制,这样一下子教室的卫生就比以前好多了,连续被评为卫生班级。还有早操老有学生迟到,为此我专门拿出一周的时间整顿,每天早上我比学生早到十分钟站在那里,这样以后学生再也没有迟到的了。通过先期的整顿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

4、础,我班连续被评为优秀班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首先得让学生信服你,才能听你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在学习,生活中还要多关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这样他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每到冬季流感多发季节我总是早备下感冒药品,及时发给学生及早预防,以防学生生病耽误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生病而耽误学习的发生。我班的赵慧慧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她的家庭非常贫困,父亲出了车祸干不了活母亲也有重病。这给她的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整天闷闷不乐,严重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我定期找她谈话,及时给他心理疏导,让他坚定信心,并从生活上关心她。刚来的时候,协调政教处给他配

5、备了公寓用品,帮他申请了贫困补助。从此他变得开朗起来,成绩大踏步前进,在今年高考中考入了山东理工大学。又如我班的吴志凯同学,入学时中考成绩在2500名以外,但他头脑比较聪明就是比较好玩,针对这一情况我找他分析现状,并帮他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其可利用的学习时间。当他思想发生松懈时及时找他加以提醒。通过三年的学习他顺利的考入了山东建筑大学。2做事先做人,我一直重视学生的品行教育,在养成教育体系中,把学生的远大理想、尊师重教、知荣明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承古拓新和社会公德等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部分。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

6、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全方位、全过程、校外、校内都关注、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那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能更快的形成,更好的巩固。总之,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而持久的做下去,我只是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体会写出来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抛

7、砖引玉也罢,总之是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