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埲)同步练习

鄂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埲)同步练习

ID:13120350

大小:6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0

鄂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埲)同步练习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埲)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三则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柳絮(  ) 差可拟(  ) 襦(  ) 熨斗(  ) 雪骤(  )2、《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人编写的一部     小说。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⑵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⑶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拟:)⑶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折枝:)⑷诸儿竞走取之(走:)⑸母殷夫人自成之(自成之:)⑹寻作复裈(寻:)5、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

2、比喻?6、看到道旁的李树,诸儿竞走取之的理由是,戎不动的理由是。(用文中语句回答)7、韩康伯的母亲“甚异之,知为国器”,她为什么“异”?8、翻译下列句子。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⑵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⑶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第二部分:(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9、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⑴诸儿竞走取之()⑵人问之()⑶取之信然()10、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什么作用?11、译句: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⑵

3、取之信然。12、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13、用简短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内容。(二)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子无敢食我也。(无:)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15、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4、 C、帮助  D、需求,需要⑵虎以为然(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D、然后16、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它们,代百兽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⑶兽见之皆走(  )17、选择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⑴天帝使我长百兽(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王。  B、天帝让我比百兽长寿。C、老天爷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⑵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

5、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18、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19、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古今词义。⑴子无敢食我也。  子:古义 今义⑵兽见之皆走。  走:古义 今义20、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世说新语〉三则》答案1、略 2、刘义庆;笔记 3、略 4、⑴家庭聚会⑵大致,差不多;相比⑶压断枝条⑷路⑸亲自缝纫短袄⑹过一些日子 5、分别比作盐、柳絮;其他比喻略(符合要求即可) 6、多子折枝;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7、才几岁的孩子,能人“火在熨斗中而柄热”得出“既著襦,下亦当暖”的结论,可见他才思敏捷。(意近即可) 8、略 9、⑴代词,代李子⑵代词,

6、代王戎⑶代词,代李子 10、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意近即可) 11、略 12、信服(意近即可) 13、略 14、⑴不⑵违背⑶于是,就⑷害怕 15、⑴B⑵A 16、⑴A⑵C⑶D 17、⑴A⑵C 18、狐假虎威 19、⑴第二人称,您;儿子⑵跑;行走 20、这篇短文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

7、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