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

ID:13131964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_第1页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_第2页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_第3页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_第4页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珠江三角洲》教案参考【教学重点和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教学准备】蔗基鱼塘模式图,珠三角景观图片【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上一章我们认识了不同的省级区域,作为一级行政区,每个省都有自己明确的界限。而本章我们要认识的省内区域和下一章的跨省区域,就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了。珠江三角洲不是一个行政区域,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国家级沿海经济开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有地域界限的。学生读教材“珠江三角洲”图教师:这个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

2、庆,总面积41596平方千米,占广东全省的23.4%。1998年底统计,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有人口2237万,占广东省的31.4%1978年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沿海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带,而在沿海地区中,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能够占得先机呢?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深圳作为内地开放最“早”,发展最“快”的经济特区呢?面向港澳的位置教师:在改革开放20年后,我国引进的外资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学生:日本、美国、欧洲、香港、台湾等地。教师: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还缺乏信心,最可能到中国内地投资的是哪些人?学生:来自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华侨学生读“中国行政区划图”

3、教师: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隔海相望,正由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珠江三角洲流向“南洋”,珠江三角洲成为了华侨的故乡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全国著名的侨乡”教师:20世纪80年代对于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内地来说,最可能率先进入和大量进入的外资无疑是港澳的投资者,侨资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就为珠江三角洲的率先崛起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学生阅读教材“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教师:在改革开放初期,侨资为什么会选择珠江三角洲?学生活动:模拟公司决策会议----与内地哪个城市携手合作背景:1985年,中

4、国政府颁布了改革开放新政策,鼓励外资到中国内地投资,香港某公司计划到内地开办一家玩具厂,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大多是广东人。将学生分为两组,讨论1.是否将工厂由香港迁往内地?内地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村民能够吃苦耐劳,工价低。土地面积广阔,国家土地政策五十年不变,土地便宜。问题是刚刚开放,不熟悉内地的运做模式。在与同行竞争中,本公司的优势是资金雄厚,国际销售渠道畅通,丰富的玩具行业信息和很强的设计能力,略势是没有生产线。香港工价高,地价高2.将工厂迁往内地还是深圳?内地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素质高。问题是和国际交通口岸距离遥远,与总公司距离远,信息通道不畅,没有合作经验,说普通话交流

5、有困难。深圳的优势:交通便利,距离近,信息通畅,语言交流没有障碍,乡亲沟通方便教师总结:毗邻香港,坐望东南亚,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位置让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选择了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地理位置还影响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方向。外向型经济教师将案例:“格兰仕”的扩张印发给全体学生。(教案后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在国际合作,国际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讨论后,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外向型经济一例”和阅读材料“前店后厂”回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外向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主要部门?电子电器等轻工业城镇的发展教师:外向型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珠江三角洲带来了巨大的变

6、化。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教师展示图片8张: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京九铁路,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黄埔港,深圳黄田机场,珠江三角洲70年代土地利用景观(以农业为主),珠江三角洲90年代土地利用景观(以非农业用地为主)教师:在珠江三角洲农业用地越来越少,非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越来越多。在珠江三角洲的土地上看到最多的不是村庄而是城镇。目前的珠江三角洲,每七十平方千米就有一座城市,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现代化城市群正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崛起。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京九铁路,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黄埔港,深圳黄田国际机场

7、等一大批新兴设施充分显示了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的雄厚潜力。学生活动:美丽的家乡----我们镇的土地利用规划时间:2004年地点:珠江三角洲某县背景:本镇人口4万,人均GDP25000元,外来务工人员2万并不断增长中每个学生以村民的身份回答问题:在我们镇的土地规划中,你同意哪些项,不同意哪些项,并对你同意的建设项目按先后顺序排队,同时说明理由□增加农业用地□扩建工业园区□新建一条商业街□与县乡合作将通往广州的公路扩建四个车道□新建两个新的住宅区【课后点评】这是一堂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内容丰富,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