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

ID:13137760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_第1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_第2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_第3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式教育的发端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衣二中高效课堂导学案<教材信息>科目:八年级历史章节:第22课课题:《新式教育的发端》总课时编号:<教师信息>主备人:姜红霞备案时间:实施人:实施时间:<学生信息>班级:姓名:所属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2、通过对科举制的建立、废除史实的回忆与介绍,使学生懂得科举制的建立、废除这都是历史的进步。<学习重难点>科举制度的废除、蔡元培的办学宗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能行(一)、科举制度的废除1、温故知新:科举制度开创于,完善于。2、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至此,历时年的科举制度遂告终结,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近代的

2、确立。(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1、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在此推动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2、民国成立后,对晚清新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3、1922年,参照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三)、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1、京师大学堂是变法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当时在位的皇帝是2、1912年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3、1917年,北京大学的校长是,他上任后整顿校风,首先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其次,为活跃学术氛围以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聘任教师;第三,鼓励学术研究;第四,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北大很快成为的中心。二、合作探究——我最棒列举蔡元培整顿北大的主要内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看。(课本P147)三、展示反馈:四、检测过关:1、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A、各省建新式学堂B、创办京师大学堂C、派遣留学生D、废除科举制度2、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巩固了清朝统治B、推动了社会进步C、培养了实用人才D、顺应了时代潮流3、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A、500多年B、1000多年C、800多年D、1300多年4、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

4、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颁布于()A、1898年B、1904年C、1912年D、1949年5、近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是()A、清华大学B、京师大学堂C、交通大学D、复旦大学6、在开办京师大学堂方面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皇帝是()A、康熙帝B、道光帝C、同治帝D、光绪帝7、下列对教育家蔡元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到北大任教B、大力开展平民教育和积极推行乡村教育C、提出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改革北京大学,使其面貌一新8、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为高官鲁迅先生对这

5、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产物,不过鲁迅先生是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近代社会对科举制度作出的中肯的评价。请回答:(1)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完善于哪个朝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2)科举制度后来是在哪个朝代废除的?科举制度前后在中国存在了多少年?<反思与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