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

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

ID:13175856

大小:10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自汗、盗汗细目一:概述  一、白汗、盗汗的概念及源流  1.自汗、盗汗的概念  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2.自汗、盗汗的源流  《内经》在出汗异常的病症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金匮要略》首先记载盗汗名称,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王清任《医林改错》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二、自汗、盗汗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3、 一、自汗、盗汗的常见病因  内因: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外因:风邪外袭。  二、自汗、盗汗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自汗、盗汗的病位主要在肺卫,与肝有关。  基本病机,一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卫外失司;二是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病理性质多属虚证,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自汗日久,阴液亏虚,易并发盗汗。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自汗、盗汗的诊断要点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

4、热线:010-82311666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易于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存在。  二、自汗与脱汗的鉴别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

5、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三、自汗与战汗的鉴别  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  辨阴阳虚实。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二、自汗、盗汗的治疗原则  虚证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6、三、肺卫不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常用药:炙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黄芪、白术、防风。  2.心血不足证  主症: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法:养血补心。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

7、生姜、大枣。  3.阴虚火旺证  主症: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

8、芩、栀子、柴胡、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甘草。  四、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心血不足证,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阴虚火旺证,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收涩敛汗;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不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邪热郁蒸证,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