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ID:13186658

大小:37.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1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1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2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3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4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引言实习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学校及学校周围进行控制测量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四等水准测量:1、熟悉掌握S3型水准仪的操作及读数。2、掌握四等水准的观测流程。3、掌握四等的各项限差及数据处理方法。二等水准测量:1、熟悉掌握S1型精密水准仪及精密电子水准仪的操作及读数方法。2、掌握精密二等水准测量的流程。3、掌握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限差及数据方法导线测量:1、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2、熟悉掌握全站仪的操作。3、掌握导线测量的各项限差及数据处理方法。实习意义:大三刚开学就迎来了我们长达6周的控制测量的

2、实习。为了加深我们对上半年所学的《控制测量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增强我们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和操作仪器的能力,学校因此安排了此次实习。实习单位:测绘BG091班三组11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实习要求:四等水准要求每人拥有一组完整的数据,二等水准要求一大组拥有一组数据,导线测量要求一组拥有一组数据。依据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实习内容:实习地点:辽宁科技学院及学校附近实习安排:四等水准测量:2011.9.12—2011.9.25二等水准测量:2011.9.26—2011.10.9导线测量:2011.10.

3、10—2011.10.16数据整理及实习总结:2011.10.17—2011.10.21四等水准测量:我们用了近两周的时间进行了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每人测一圈,拥有一组完整的数据,我组共6人,共测了六圈,每圈路线长大约5公里。选点:10月13日实习指导老师带领我组的同学进行了测量项目的第一项工作——选11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点。老师带领我们在学校内及学校附近共选了17个待测点,路线总长大约5公里,这17个点,构成了一条闭合水准路线。选点原则,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如果是导线点还需要通视,避

4、免长短边相接。1,四等水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附合或环线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四等10≤16DS3双面往一次20注:1表中L为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2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指标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红面读数较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四等DS31005100.23.05.03,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每测站的操作程序:(

5、1)、用圆水准器整平仪器,照准后视标尺黑面,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按下、上丝和中丝顺序读数。(2)、照准后视标尺红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后,按中丝读数。(3)、照准前视标尺黑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按中丝和下、上丝顺序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后,按中丝读数。4,仪器操作水准测量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水准仪的整平,这直接关系到测量工作的速率和进度。首先,确定水准仪的脚架高度,这关系到观测的方便与否,在三条架腿未分开时,打开脚螺旋,使架头与观测员肩部平齐,切不可将各脚伸至最长(个头过高者除外),以免在调整观测高度中顾此失彼。然

6、后,双手各抓住一脚架,将第三支脚架放至面前11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约80公分处,向后拉,分开三只脚,使架头保持基本平整,将各脚踩实(在较为坚硬的地面上,可忽略该项)。注意,各脚不要拉开过大角度,能保持仪器平稳观测即可。另外,在水准仪固定在架头上后,应检查水准仪脚螺旋是否处于合适位置,勿使其过于靠近任何一侧,最好处于中间位置。注意,在圆水准气泡被压得很扁的情况下,不要过于依赖脚螺旋,应重置水准仪,使其基本水平,保证在脚螺旋的调整范围之内。  仪器的粗平,遵守“左手大拇指规则”,即圆水准气泡和左手大拇指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在操作过程中,勿转动仪器架头,以避免

7、重复性工作,当我们操作熟练时,可采用两手中指进行配合,一次到位。  长水准气泡(精平)的调整,根据仪器的不同略有差别,在操作的初期应注意,长水准气泡是与调整螺旋的方向一致还是相反,以利于后边各站的操作。(自动安平水准仪可略掉该项)5,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1)在一个测站上,四等水准尽量少作两次调焦。(2)工作间歇时,最好能在水准点上结束观测。否则应选择两个坚固可靠,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作出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要求,则可继续观测,否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重测。检测记录用红笔圈起,其高差在正式成果中不予采用,不合要求的检测记

8、录应划去。(3)在一个测站上,只有当各项检核均符合限差要求时,才能迁站。如其中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