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

ID:13195138

大小:609.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1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_第1页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_第2页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_第3页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_第4页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_学位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基于Dspbuilder的CIC插值滤波器设计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孙望学号:0900210225指导教师:刘争红职称:讲师2012年5月20日12摘要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也出现了新的景象,软件无线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模式,其思想是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实现通信的功能,但随着随着系统的功能逐渐复杂化,一块芯片上需集成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个时候,优化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的功能就成了需要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在广泛运用的FPGA系统中,众所周知的是

2、,FIR滤波器运用了大量的乘法器,而乘法核在FPGA系统中,将会浪费很多的资源,这是很不可取的。在多速率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由Hogenauer率先引进了CIC滤波器。早在1981年,Hogenauer就在IEEE上发表了一片著名的论文,他首次将CIC滤波器引入信号处理世界。而如今,CIC滤波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多速率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CIC滤波器是一种极、零点相消的FIR滤波器,只有加法和延时运算,没有一般FIR滤波器所需的大量乘法运算,所以通常工作在系统中运算量最大的第一级,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功耗。本文所设计的CIC插值滤波器,首先用

3、Simulink建立CIC插值滤波器模型,仿真实现CIC滤波器插值功能。当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就将其优化,并在Dspbuilder中重新建立该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验证正确后,通过SignalCompile编译生成VHDL代码,在QuartusII进行综合编译并完成时序仿真。同时,编写Testbench文件,在Modelsim中完成最后的RTL级仿真。最后将Modelsim的结果和Matlab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完全硬件实现了理论仿真,完成本系统的设计。关键词:CIC滤波器;FPGA;Simulink模型;Dspbuilder;VHDL代

4、码生成;12引言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英文名称(CICcascadeintegratorcomb),无线和局域网通信系统发送信号、信息的速度和频率常常超过数字处理能力的上限(比如56Hz)。使用中频(IF)级可将信号频率降低到ADO可以接受的值上(例如100MSa/s)。而信息占据的频带可能比ADC带宽还要低很多(例如,l00kHz)。对窄带通信而言,信道带宽远低于第一个ADO的速率((fbandwidth/fs)《1)。对于宽带应用,二者带宽需求的差异可小于10倍。不过,AL>C采样后的信号在送人“后端”处理器进行分析之前必须首先被下变换到

5、基带。这一般是通过将数字化之后的信号与一个合成的正弦信号(正弦和余弦)混频来完成的,其中合成的正弦信号来自直接数字综合器或DDS。利用这个过程可将期望的信道变换到直流。一旦变换到直流,期望的信道就可以由频率选择滤波器从宽带频谱中选出。不过,所需的下变换必须工作在较高的实时数据率下,这导致无法用普通的FIR从ADO输出中提取期望的信息,这时需要一种快速而简单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数字下变频器,也称为信道器。首选的信道器结构为级联积分器梳状(CIC)滤波器,或叫做Hogenauer滤波器。本文所设计的CIC滤波器,首先用Sim

6、ulink建立CIC插值滤波器模型,仿真实现CIC滤波器插值功能。当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就将其优化,并在Dspbuilder中重新建立该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验证正确后,通过SignalCompile编译生成VHDL代码,在QuartusII进行综合编译并完成时序仿真。同时,编写Testbench文件,在Modelsim中完成最后的RTL级仿真。最后将Modelsim的结果和Matlab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完全硬件实现了理论仿真,完成本系统的设计。正文1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项目越来越巨型,动辄几十万行的代码越来越难维护,传统的自底向上

7、的设计方法越来越难满足当今产品设计的需要,为了减少编程人员的工作量和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自顶向下的基于模型的设计应运而生。基于模型的设计中,通过建模和仿真来获得从需求到设计的实现和测试,在开发编码之前的早期开发阶段就对模型进行测试,将产品的缺陷暴露在项目开发的初期,并在开发过程中持续不断地验证与测试,这样工程师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算法和测试用例的研究上,确保规范的完整性和无歧义性,最后自动代码生成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引入错误的可能,且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与成本,降低开发难度,并且软件的一致性好,软硬件整合简单,可靠性高。本设计应用了Simulink

8、和Dspbuiler同时完成CIC插值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验证,同时经过SignalCompiler完成VHDL代码的自动编译。而上面仅仅是完成算法级的仿真,下面同样,先经过Qu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