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ID:13212522

大小:40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_第1页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_第2页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_第3页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_第4页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1.问题一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选择不同的年级进行调查,使结果趋于合理化。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大一、大三、大四的调查人数较少,集中于大二这个年级,可能原因是同一个年级更易调查取样。虽然调查取样的年级有些不太合理,但是接下来的问题也是可以根据这些同学的看法综合反映出大学生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态度。2.问题二的设置目的主要通过1+1是否总等于2来看大家的创新意识。选择认为1+1总等于2的人有33人,选择否的人有59人,这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太强的人比例不小,但敢于质疑权威的人也还不

2、算少,他们通过不同角度可以得出其他不同的答案,这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挺不错的。1.问题三是一下大学生想看对创新含义的理解,有72%的人认为创新是有新奇的想法,有19%的人认为创新是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只有很少的人认为创新是拥有高智商和前人成果的改进。可见大学生创新的含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2.问题四的设置是为了得出大学生对创新意识重要程度的看法,73%的人认为非常重要,26%的人认为一般,也有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一点儿也没用的占到了12.5%,可见大学生对创新意识看的很重要,不过还是有少数人的创新意识不强。1.问题五是对自

3、己的创新能力的一个自我评价,其中循规蹈矩,遵守社会制约和能颠覆固有传统思想的比例大致相当,占到了大致40%,认为自己一成不变和容易受到别人的怂恿的人占到了小部分,所以这也算是一个侧面印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高低。2.问题六也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进一步实现创新的障碍,其中缺乏独到的思维占到了最大的比重,缺乏实现的勇气和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所占比例其次,而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的人最少。大学生通过正视自己创新方面的缺陷,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基础。1.由问题七的数据可以得出大学生一般都通过参加创新团队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的人最多,听学术报告,进行社

4、会调研的分别大致占到了27%,25%,只有5%的人会进行学术报告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可见大学生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的途径丰富多彩,这种现象很好。1.问题八是为了看一下高校对创新活动支持的态度问题。有61%的同学认为学校偶尔组织创新活动,23%的同学认为高校经常举办此类活动,认为总是和没有的同学也有14%,得到这样的结果我有些诧异,这可能是每个人对学校各类活动的关注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积极参与这类活动的同学会得出较高的评价,而那些漠不关心此类活动的同学则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2.问题九是承接问题八,是根据本校实际,我校最近举行的挑战杯与创新创意调研

5、报告大赛等活动作为切入点,从而看出大学的生态度,46%的同学认为有益积极参加,24%的同学分别选择感兴趣的参加和持观望态度,可见大学生创新意识还不算很强,还有待提高。从不参加的同学也占有一小部分,这种现象很不好。1.问题十是为了从个人角度得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的表现,其中大部分同学只是参与者,中坚力量占到了20%,只有很少数的同学争当带头人,还有一些同学当充的只是单纯的附和者。这一现象反映的还是大学生愿意积极创新的意识还薄弱,在很多时候盲目从众的意识严重。2.问题十一是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对创新意识的影响效果来检验中国高等教育是否只是单纯

6、的应试教育,其中44%的同学认为高等教育对创新意识影响效果一般,有一点儿效果和毫无效果占到了20%以上的比例,可见大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不高,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影响效果很大。充分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同时也对我国未来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问题十二是为了分析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条件,其中认为足够的知识储备与浓厚的氛围比重很大,这是从个人和环境角度分析得出的,学校的资金支持以及技能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所占的比重虽不及前两点,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1.问题十三是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认识,即创新人才应该具备

7、的素质的认识。由于是多选题,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创新人才应该具备新奇的思维,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正确的三观,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勤奋好学比例最低,其实这些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对这些素质的认识也较为合理。这也启发大学生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