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ID:13230591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9学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静安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风劲角弓鸣,。(《观猎》)2、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3、惶恐滩头说惶恐,。(《过零丁洋》)4、,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若为佣耕,?(《陈涉世家》)6、,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二)阅读《诉衷情》,完成7-8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关河”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词的开头时间

2、作者的回忆。B、“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C、“泪空流”是感慨自己的年纪大,力不从心。D、“心在天山”表达了作者抗金的理想与愿望。(三)阅读语段,完成9-11题。(8分)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4分)(1)武陵人捕鱼

3、为业()(2)欲穷其林()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充分证明了史上实有其人。B、第①段交待了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经过。C、“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呈现一派和谐富足之景。D、第②段介绍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与淳朴的社会风尚。(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副使失物李士衡①,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

4、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注释】:[李士衡]北宋人,当时为官。[高丽]古国名。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4分)(1)李士衡使高丽()(2)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14、文中表明李士衡对高丽人“赠遗之物”的态度是(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15、短文讽刺了“副使者”。(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文化与国家①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②中华民族的脚步,体现了文

5、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孔子(创设、设立、创建)的儒家学说,引出了后来中国文化史上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的秦汉文化;唐代文化充实丰盈、生气勃勃,成就了封建时代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哺育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段繁荣昌盛。③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建国以来的60年,无论中国还是世界争争斗斗的事情很多。自以为能“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打着文化的名号反文化,最终毁了它所谓的“革命”。而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却是另有一种命运。“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倒“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纵然被围困、逼仄

6、,却能激荡出后来一种更有力量的文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都呈现一种不可阻遏的文化态势。④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基于共同信仰、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民族心理,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才得以实现和延续。因此,文化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性的理论解释,而且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与人“和为贵”,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2页2010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谐人类推动社会;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中国文化是平和的文化,大气、睿智而沉实。因此,文化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⑤如此,社会发

7、达而气质平和,就构成了一种国家文化的力量。只有有国家,才有世界。一个强大文化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原文有改动)16、造词填空(2分)孔子(创设、创立、创建)的儒家学说……17、第③段加点的“这”指的是。(2分)18、作者就“文化是国家的‘心’,没有文化,国将不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9分)①②③19、第④段画线句子属于论据,它的内涵是。(4分)2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B、第③段用引证法证明了强势的济世文化的作用。C、“拨乱反正”“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