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试卷(a)

《水文地质》试卷(a)

ID:13240869

大小:1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水文地质》试卷(a)_第1页
《水文地质》试卷(a)_第2页
《水文地质》试卷(a)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试卷(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装订线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水文地质试卷(A)(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07级考核形式:闭卷笔试)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期末卷面分折合分(占80%)平时(占20%)总分评卷人分数1020201016241008020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层流运动:2.潜水:3.容水度:4.含水层:5.流线: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答案)(本大题共8小题20空,每空1分,总计20分)1.地

2、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与信息载体。2.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和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3.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和。4.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与。5.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含水层厚度,埋藏深度。6.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和。7.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8.地壳表层有两个主要热能来源:一个是来自,另一个是太阳的辐射。得分评卷人三、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括号里)(本大题共10

3、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包气带中含有()。A.结合水B.毛细水C.气态水D.重力水、结合水、气态水、毛细水2.在达西试验中,由公式得出的地下水的渗透流速V与地下水的真实速度u关系()。A.V>uB.V=uC.V

4、B.凝结  C.饱和湿度D.绝对湿度6.在重力作用下,当容纳的水几乎全部可释出时()。  A.容水度=持水度B.持水度=0  C.给水度=持水度D.容水度>>给水度7.()情况下,地下水的运动条件好一些。  A.岩石透水性小,地下水水头差小  B.岩石透水性好,地下水水头差小  C.岩石透水性大,地下水水头差大  D.岩石透水性好,地下水水头差大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考试课程装订线共三页第三页出题教师:孙殿民负责人签字:黑龙江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装订线8.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  A

5、.测压水位上升,含水量厚度明显增加  B.含水层厚度加大,测压水位增加不明显  C.测压水位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加不明显  D.含水层厚度增加,测压水位明显上升9.潜水和承压水的根本区别是()。A.补给方式不同B.埋藏条件不同C.排泄方式不同D.水流运动方向不同10.渗流场中,只有在()条件下,流线和迹线重合。A.层流B.非稳定流C.稳定流D.紊流得分评卷人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或错误,如正确,在后面括号划“√”,错误则划“×”)(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6、)2.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3.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4.结合水具有抗剪强度。()5.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6.当不考虑岩层压密时,承压含水层的厚度是不变的。()7.承压高度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的高程。()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9.渗透系数只与岩石的空隙性质有关,与水的物理性质无关。()10.流网是等水头线与迹线组成的网格。()得分评卷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一题4分,第二题6分,第三题6分,总计16分)1

7、.水循环的作用是什么?(4分)2.岩石空隙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6分)3.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6分)得分评卷人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一题5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9分,总计24分)1.已知某地年平均气温为18℃,年常温带深度为27m,该地区的地温梯度为3℃/100m,求地下210m处地下水水温。(5分)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考试课程装订线共三页第三页出题教师:孙殿民负责人签字:黑龙江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装订线2.甲乙两河间地带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

8、.0m/d。甲河河水位为53.0m,隔水底板高程为40.0m;乙河河水位为51.6m,隔水底板高程为42.5m。甲乙两河分水岭宽度为800.0m。问当乙河水位抬高5.4m后,甲河水位不变,距乙河200.0m的河间地带,潜水位的变幅为多少米?(10分)3.试求承压完整井在井中水位降深5m时的抽水量。已知承压水头高20m,含水层厚为45.6m,渗透系数为8m/d,井径为0.125m,影响半径为50m。并计算距抽水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