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

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

ID:13261372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_第1页
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_第2页
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压铸模的浇口套及分流锥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压铸模之浇口套、分流锥设计       压铸模的浇涛系统是一门具有很强工艺的技术。       今天主要关于如何快速设计常用铝合金压铸模的浇口套与分流锥。        首先确定动定模模芯的厚度,还有定模中浇口套到压铸机进料筒及冲头的行程(常用为110mm和120mm),选择与压铸机及使用的冲头直径的大小,确定了浇口套的位置后,脱料头的斜度了3度同理分流锥与浇口套配合的角度也为3度,进料部分的角度为5度,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了。       至于W形的画法就是以分流锥的最大直径的圆上为圆心点。画一个半径比最大径圆的半径

2、大15—20左右别的就是相切了进行进料部分的设计。压铸模具浇口设计,它包括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但由于铸铸件形状的复杂多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完全满足要求的,适合任何条件的原则。内浇口的设计,其设计人员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压铸模具看似简单,而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令很多人常常为一个小小问题而伤脑筋的原因之一,下面就浇口设计提几点见意,供大家参考。9y;])_6w0z*b+n'y*G:{  一:内浇口位置,s!H)i-})h't+S  1:溶烫的充填应从厚到薄$A'P7f$P,K+W+V  2:内浇口设

3、置应使溶烫先远后近7F3y5D'$g*g)F0R  3:内浇口的设置应你溶烫进入型腔后保证排渣,排汽畅通$y&h;y"i-

4、1i/

5、#y#Y  4:内浇口不宜正对型芯8N&Q:X  f%P&P$[(p.U  5:如有肋,应与溶烫进入型腔后流向一致+j7?2c'H+_,O*u  6:保证充填距离最短#x  E+D;`!A2![7A  7:如果须要设置多个浇口时,要保证进入型腔的溶烫不产生涡流"]#w2A&C!O*N3d  8:内浇口的形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形状,保证充填的一致性,C  y%{5F*f  9:内浇口的设置要去

6、除容易!b#k2Z:T!r-U)k)J  二:内浇口厚度3K+M+@0U(G8]  内浇口厚度是与产品的壁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是与壁厚成正比,告诉大家一经验公式供参考,t=T/3±0.5,t为浇口的厚度,T为产品的壁厚,这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哦,它还要兼固须要通过浇口的溶烫的体积,分析着用啊,,I'z.g,o#h%m2j  三:内浇道的形状)F(_*Z8}$P  内浇道的形状,一些权威资料上有介绍,但不是那里都适用,不管是扇形,漏斗形,锥形,但有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保证溶烫经过流道不能产生涡流。几种形状可以单用,可以混用,

7、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