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

ID:13264812

大小:233.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7-21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_第1页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_第2页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_第3页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_第4页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5.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州市七里河区抗旱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防汛抗旱预案是当所辖区域内发生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汛情或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灾害天气时,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有序的进行防汛抗旱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情或干旱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的预备方案。编制防汛抗旱预案是防汛抗旱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增强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提高水利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有效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兰州市七里河区虽然有黄河丰富的水源横贯全区,但中部地区属黄土梁峁沟谷区,后山为石质中低山区,地势高,水资源短缺,降雨量稀少,而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是影响农

2、业生产最重要的灾害天气,具有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损害消除慢、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大等特点,不仅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波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严重时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危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等因素的影响,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影响区域越来越广,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七、八、九月易发生局部暴雨,形成汛情,严重威胁河道两岸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防汛抗旱措施,增强防汛干旱风险意识,提高防汛抗旱应变能力和防汛抗旱主动性,减轻水-41-旱灾影响和损失,防患于未然,特编制《兰州

3、市七里河区农村防汛抗旱预案》。一、编制防汛抗旱预案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依据(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由农业防汛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防汛抗旱转变,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二)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

4、则。3、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4、坚持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的原则。5、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41-6、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

5、—2010年)》等法规。3、《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办法(试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报旱制度》、《报旱标准》等。4、《兰州市七里河区乡(镇)供水2010年发展规划》、《兰州市七里河区“九五”到201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规划》、《兰州市七里河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发展纲要》、《兰州市七里河区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兰州市七里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规划报告》、《兰州市七里河区综合农业区划》、《兰州市志、第二十三卷、农业志》、《七里河区志》、国内公开出版的刊物、报纸、论文等。二、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一)区域自然概况1、自然地理特

6、征兰州市七里河区位于北纬103°36'至103°54',东径35°-41-50'至36°06'。地处兰州市中南部,东接城关区,西邻西固区,东南邻榆中县,西南与永靖县毗邻,南与临洮县接壤,北以黄河为界。总面积397.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4万亩。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程在1520—3004米之间。南部为石质中低山区,海拔2000—3000米,基岩裸露,土层较薄。中部黄土梁峁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谷坡陡峻,山峦叠嶂,支离破碎,交错分布。北部黄河阶地,台、坪、川、滩俱全,地势平缓,土地连片。按群众历史习惯说法本区可分为后山二阴地区、前山干旱地区和黄河滩地三大地貌

7、类型。植被主要有铁杆蒿、柴苑、阿盖蒿、冷蒿、冰草等草本植物;以杨桦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以枸杞子、虎楱子、丁香等为主的华生灌木。2、气象水文地质及水资源资料2.1气象区内气候干燥,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28mm,年均蒸发量1438mm,降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份相对少雨,初夏干旱出现频率较高,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旱灾,年均气温9.3℃,最高气温39℃,最低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