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ID:13316556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_第1页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_第2页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_第3页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_第4页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第三单元单元教案第1、2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

2、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分析三年级孩子正处于转型期,认识水平,意志品质都由所发展。在思维特点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不能和高年级相比。对他们来说,上这些思辨型的课文应该是有些难度的设计理念1.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再通过反复进行朗读,把课文内容读通读懂。2.学习另一种修改习作的方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三维教学目标1.会认、写有关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

3、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4.学习收集资料,积累喜欢的词语和意思深刻的句子。5.从辨正看自己方面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6.能真实地写自己,并学习听别人意见的修改方法。重点1、2难点2、3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合拓展、当堂训练)一、整体感知,提供学习内容,引导制定学习计划。(一课时)在精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所了解,并探讨一下可供学习的内容。自己写一写学习打算。以便日后经常检查自己是否言行一致。对一丝不苟执行计划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初步养成学生主动适应、自主发展的

4、能力。1、做实验谈启发,激发学习兴趣。"会游泳的鸡蛋."(让学生通过亲眼看、亲手做、亲自尝,了解鸡蛋在盐水中会上浮的现象,体会到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才能掌握道理,体验成功。)2、师:“做了这个实验之后你有什么启发?”3、小结:“小朋友都从实验中获得了一个大道理,本领可真大,你们能告诉我,还能从那些地方获得道理吗?”4、交流、板书:寓言,传说,故事,谚语,成语,格言……5、你能举些例子吗?学生说说知道的寓言、成语故事等。6、(有学生举谚语的例子)补充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讨论,说说那些谚语的意思已经明白

5、了。尝试背诵。6、学习单元导语,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多读几遍。7、课堂练笔:你打算怎么学这个单元,将自己的计划写下来。并要求贴在单元导语下,每天看一看。二、部分展开,紧抓基础,拓展阅读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深挖洞,广积粮。”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寓教于乐。具体安排如下:1、寓言两则+同步阅读+读书会《寓言二则》精选了《战国策》的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意在了解寓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的寓言阅读方法,积累传统文化。学习完《寓言二则》后,可顺带学习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

6、言二则》: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还有接下去四篇寓言故事,都只作略读,了解大概内容即可。最后开展一次寓言读书会,向学生推荐三本好书:《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寓言故事精选》。寓言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体会寓意。直到学生体会寓意时,千万别直截了当的问:“读了这个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提问题。例如:《南辕北辙》一课设计一个想象表达:“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劝那个去楚国的人?你还可以用这些话劝劝谁2、惊

7、弓之鸟+成语故事+故事会+小练笔《惊弓之鸟》原先是四年级的课文,现在三年级孩子来学习本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难点在理解关键词句和体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方式,降低孩子理解的难度。我想课的教学重点还应放在理解词语,运用语言上。比如“愈合”的理解,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大雁的伤口还没有愈合?”学生找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就不难理解愈合这一个词了。这篇文

8、章还适合让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比如提示语有这样一个问题:“真有这样奇怪的事吗?”呀?”3、画杨桃+口语交际+习作+读书会2《画杨桃》通过一件真实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上,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在他们的脑海了留下深深的烙印。一、亲身体验——吃杨桃上课前,老师特意选了几个颜色不同、成熟程度不一的杨桃切成小片,分给学生品尝。有的孩子一拿过来就塞进嘴里,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