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

ID:13333253

大小:2.6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22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_第1页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_第2页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_第3页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_第4页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阅读复习·议论文(二)把握论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阅读指导(二)把握论点小组竞赛议论文知识回顾议论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的一种文体。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是文章的灵魂。3、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4、论证是运用来证明的论点论据论证议论作者观点必答题每题一分主张和看法事实和道理论据论点过程和方法5、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6、常见的论证方法有、、、、。7、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8、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9、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是、等。。准确严密并列式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对照式层进式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2、)解决问题(结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小组竞赛议论文考点回顾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结构?2、仿照第二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文章第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简析其作用。5、结合全文,理解“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句的深刻含义。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本文最后说:“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请你从生活中举一个实例具体谈谈。抢答题论证结构每题二分论据语言特点论证方法及作用关键词句的含义中心论

3、点个性化体验看中考真题,知考点1、理解内容,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2、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3、辨识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4、理清论证结构。5、辨析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及作用。6、赏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生动)7、分析概括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考点归纳:把握论点论点的定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看法,是议论文的灵魂。注意: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抢答题

4、:快速判断下列文字能否成为议论文的论点1、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吗2、读书与思考3、要读永恒的书4、交友之道5、做人要有立体感6、论“生活品质”否论点的特征论点一般是由意思明确、点明主旨、结构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回答的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或“应该怎样或不该怎样”的问题。从形式看,不可能是短语、疑问句。常用“××是×××”、“××不是××”的句式。常用的提示性词语(不)是、(不)要、(没)有、(不)需要、(不)应该、注意……否能否能否①读了玄珠同志的《谈独立思考》,我有点感想。②现在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怎样独立思考呢?现在是不是

5、我们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呢?③我想,绝不是。④问题在于: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面,也喜欢硬把别人装在套子里面。他们拿起教条的棍子到处巡逻,要是看见有人从套子里钻出来,他们就给他一闷棍,他们听见到处都在唱他们听惯了的那种没有感情的单调的调子,他们就满意地在套子里睡着了。1、请在文章的第③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要求与上下文连贯。(2分)答:练一练独立思考(2011年永州)我们并没有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语文周刊》19页☆中心论

6、点常出现的位置(一)、标题(二)、开头(三)、结尾(四)、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寻找文章中心论点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标题1、题目为一句判断句的,2、题目由并列短语构成的,3、题目由偏正短语构成的,4、题目由动宾短语构成的,5、题目是疑问句的,在题目上加“是什么”,文中回答的句子便是论点。论点则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文中回答的句子便是中心论点。判断下列议论文的标题哪些可以作为中心论点?《想和做》、《输

7、不丢人,怕才丢人》、《读永恒的书》《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时间的价值》、《论友谊》《意识比能力更重要》、《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则题目本身往往就是中心论点;(标题+“关系是什么”)(思考格式:标题+“是什么”)练一练√√√归纳:正确利用标题确立中心论点可对题目补足、改写为中心论点或若正文中有类似更完整的对中心的表述文字就直接用原文。文中回答的句子便是中心论点。《小议传统教育》(2010年邵阳)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

8、的童年饱学者。陈家一直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就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资治通鉴》等。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