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

ID:1334906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_第1页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_第2页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_第3页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石膏固定牵引护理,夹板固定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石膏固定护理常规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石膏固定前评估:①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②有无活动及功能障碍;③患者对固定的认识和心理反应;④石膏固定所用物。2、石膏固定期间评估:①石膏松紧度是否适宜;②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脉搏搏动等情况;③有无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④有无骨盘膜综合征;⑤有无压迫性溃疡、化脓性皮炎;⑥有无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石膏综合征等。【护理措施】1、石膏固定前护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目的和意义,并说

2、明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2)清洁局部皮肤,如有伤口更换敷料。2、石膏固定期间护理措施(1)打石膏时的护理: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行石膏背心者发生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将石膏松解或拆除。(2)石膏干燥过程中护理1)移动未干的石膏部位时,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不可用手抓捏。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要变换体位,应予以适当扶持。3)切勿牵拉、压迫和活动石膏,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移位、变形、折断和石膏凹陷处压迫血管、神经及软组织,导致肢体因缺血性坏死而形成溃疡。4)不宜覆盖过严

3、,以免阻碍水分蒸发。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大时,可间歇性地用灯烤或用电吹风吹风加速石膏干燥,但须待患者全麻清醒后才能使用,防止烫伤或触电。(3)石膏干后护理1)保持石膏干燥和完整。避免石膏受潮和弄湿,防止石膏碎裂。搬动时应平托,切勿加压,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2)预防石膏操作皮肤。石膏干燥后,及时修理边缘,保持整齐、光滑和舒适,避免卡压和摩擦肢体。3)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和异味。①伤口少量出血时,可用记号笔标记每次观察到出血渗入石膏的印迹,以便动态评估出血程度;②大量出血时,切不可忽视,出血往往聚集于石膏最低处。③

4、闻及腐臭味时,及时通知医师。4)预防名减轻石膏固定的肢体肿胀。将患肢抬高,上肢用用枕垫垫起,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cm;抬高下肢可用枕垫或悬吊法。5)注意评估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一旦发现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6)预防压疮。保持床单干燥,每日用手指蘸酒精伸入石膏边缘按摩1次。7)预防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在石膏固定当日,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肌肉舒缩运动;逐渐进行石膏外的关节、肌肉运动,以及下床站立和行走。3、拆除或更换石膏护理1)拆除或更换石膏后,可用温热湿毛巾湿敷于石膏固定部位

5、皮肤,轻轻擦拭,去除皮肤表面坏死的上皮组织,切勿强行撕剥。2)拆除石膏后的肢体可辅以中医药治疗,如中药湿敷、浸泡、熏蒸或按摩、推拿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钙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2、指导患者石膏固定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三、小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小夹板固定前评估:①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②有无活动及功能障碍;③患者对固定的认识和心理反应;④固定所需用物。2、小夹板固定期间评估:

6、①固定松紧度是否适宜;②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③有无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护理措施】1、不夹板固定前向患者说明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2、协助医师固定。3、维持有效固定。搬运患者时,应平移和平托固定部位,严防骨折断端移位。4、及时评估和调整固定的松紧度,以保持1cm移动度为宜。5、预防固定部位皮肤受压和受损。操持小夹板的清洁和皮肤卫生,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6、预防或减轻患肢肿胀。抬高患肢,以利于肢体消肿。7、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

7、及运动功能。8、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钙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2、指导患者小夹板固定的肢体功能锻炼。四、皮牵引护理常规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皮牵引前评估:①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②有无活动及功能障碍;③患者对皮牵引的认识和心理反应;④牵引基本用物完备(多功能牵引架、垫高床支垫、牵引绳、牵引砝码,大小合适的皮牵引套或胶布、小棉垫、绷带)。2、皮牵引期间评估:①皮牵引强度是否适宜;②皮牵引部位皮肤有

8、无感染;③牵引肢体功能体位;④患肢有无疼痛。【护理措施】1、皮牵引前清洁患肢,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皮牵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配合。2、遵医嘱规范实施皮牵引。①将皮牵引套按要求固定于患者,在易受压部位置棉垫加以保护,用牵引绳连接砝码于皮牵引套。②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过重易操作皮肤或引起水疱,影响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