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

ID:13357373

大小:313.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8-07-22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_第1页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_第2页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_第3页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_第4页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_第5页
资源描述:

《襄阳市抗旱预案湖北省 襄阳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襄阳市抗旱预案襄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襄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二○一五年五月目 录1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原则11.3编制依据21.4预案使用范围32基本情况42.1自然地理概况42.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82.3水利工程基本概况132.4重点工程进展情况132.5水资源概况152.6旱灾概况162.7抗旱能力243 指挥体系及职责293.1指挥体系机构组成293.2市防指及成员单位责任分工314 预防及预警364.1预防364.2预警415 应急响应44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445.2Ⅰ级响应(特大干旱)455.3Ⅱ级响应(严重干

2、旱)515.4Ⅲ级响应(中度干旱)575.5Ⅳ级响应(轻度干旱)625.6突发水源事件应急响应665.7响应结束686 后期处置696.1损失评估696.2灾民救助696.3效益评估717保障措施727.1资金保障727.2物资保障737.3应急备用水源准备737.4应急队伍保障747.5技术保障757.6宣传与培训778 附则788.1 编制、审查与审批788.2 预案修订788.3 图表编制788.4 名词术语解释798.5预案实施与生效时间831 总则1.1编制目的襄阳市地处鄂北岗地,是湖北省有名的“旱包子”,干旱是我市主要灾害之一,它给我

3、市的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我市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损失重、时间长,这就决定了我市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市抗旱减灾形势严峻,抗旱减灾工作任重道远。自2010年秋季以来,我市连续5年出现了严重干旱现象。在此背景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关于制定抗旱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减灾工作,尽快扭转抗旱工作的被动局面,增强抗旱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不断适应新时期抗旱工作的需要,增强干旱的风险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级别干旱灾害,预先制定防旱抗旱减灾措施,减轻旱灾

4、影响和损失,保障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特对《襄阳市抗旱预案》(2006年版)进行修编,制定本预案。1.2编制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因时利导、城乡统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等。83(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调控水资源向水资源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遇旱则抗,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抗旱的现代化水平。(2)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3)抗旱以城乡供水安全、工业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

5、原则。(4)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5)统一部署抗旱工作,坚持因时利导,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坚持依法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6)坚持抗旱与防汛并举,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3编制依据(1)国家防办编发的《抗旱预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中华人民共和

6、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83(3)《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2010~2020年)》、《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法规等(4)国家防办颁发《干旱评估标准》([2006]18号文)(5)《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办法》以及相关法规等(6)《襄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襄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8)《襄阳市统计年鉴·2010》(9)《襄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0)《襄阳市抗旱预案》(2006年版)(11)《襄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

7、案》(2014年5月)(12)国家和地方相关性法律、法规、规范、规程1.4预案使用范围《襄阳市抗旱预案》属于地方总体抗旱预案,适用襄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有关抗旱减灾工作及旱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83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地跨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东与随州市为邻,西与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相交,南与宜昌市、荆门市相接,北与河南省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汉丹、襄渝铁路从东向西,焦柳铁路自北向南交汇于此,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

8、7国道、襄荆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襄阳河港是汉江河道的重要港口,与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京杭运河等各大航区贯通,襄阳空港是连接北京、广州、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